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96 篇文章・ 3646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9月 重設

・2023/09/17
生活在繁忙的都市中,噪音汙染可說是無所不在。你知道它就像空氣污染一樣,會在無形中影響你的健康嗎?
・2022/09/17
孫天心院士是國內少數精研藏語的專家,他透過研究「達古藏語」中的示證式語法,解析判斷一段話可信度的方法。
・2022/09/15
自 2012 年以來,臺灣 PM2.5 的平均濃度有逐年降低的趨勢,但「衍生型 PM2.5」仍是個問題。
・2022/09/11
現在我們最常吃的通常是「雞蛋」,但其實在 20 世紀末工業化養雞場出現之前,生活中最常吃的反而是「鴨蛋」,這當中是發生了什麼樣的轉變?
・2022/09/04
空氣品質在工業快速發展過程中,逐漸受到世界各國重視。人體長期暴露在高污染的環境中,將可能增加罹患肺癌風險。這些汙染物從何而來?又要如何測定?科學家們利用先進儀器,提供了更多可用的測定方式。
・2021/09/20
「各位,我可以證明她與魔鬼勾結,燒死她吧!」中世紀歐洲,數以萬計的女性被誣指為女巫,遭受殘酷絞刑、火焚,人類社會對代罪羔羊的暴力史,淵遠流長。但同樣被視為代罪羔羊,為何四川羌族卻不曾出現「獵殺毒藥貓」?
・2021/09/13
1949 年一群國民黨軍隊從雲南撤退至緬甸、泰北,成為英勇反共的「孤軍」。但在異域孤軍的故事外,有更多平凡百姓為求謀生,遊走在雲南、緬甸、泰國的邊境國界,他們的聲音鮮少被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