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Science
NanoScience
68 篇文章・ 4 位粉絲
主要任務是將歐美日等國的尖端奈米科學研究成果以中文轉譯即時傳遞給國人,以協助國內研發界掌握最新的奈米科技脈動,同時也有系統地收錄奈米科技相關活動、參考文獻及研究單位、相關網站的連結,提供產學界一個方便的知識交流窗口。網站主持人為蔡雅芝教授。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舊到新

・2012/09/01
美國科學家最近利用光學天線的構想,研發出一種新的光捕捉技術,可以大幅提升光伏材料的吸光效率,讓太陽電池變得更薄、更便宜。
・2012/09/02
澳洲與俄羅斯科學家首度研發出可以透過光來控制特性的超穎材料(metamaterial)。這種新型的超穎材料是由包含電子線圈加上光電二極體(photodiode)的金屬共振器所組成,未來可望應用在雷達與通訊系統上。
・2012/09/02
日本研究人員首度利用 X 光能量散佈光譜術成功探測到單一原子。儘管這項技術相當困難,此研究成果在使用 X 射線研究探測奈米結構和元件的領域上,邁出了正確且重要的一步。
・2012/09/06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利用化學氣相沉積法(CVD)成長的石墨烯(graphene)可做為奈米電子電路中的理想內連線(internnect)材料。
・2012/09/06
美國研究人員研發出第一個製作在矽晶圓上的三五族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CMOS)電路。這項研究對於未來三五族化合物半導體電子學應用上是一重大進展。
・2012/09/07
印刷電子術是一種價格低廉的電子元件製作方式,最近韓國研究人員利用此技術製作整流天線(rectenna),成本低到每一單位電路平均價格不到新台幣1元。此元件可望改變人們與物件的日常互動方式,能應用在價格標籤、商標圖案及廣告招牌等,透過智慧手機簡單一掃便能讀取相關訊息。
・2012/09/08
美國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製作有機無機混合型太陽電池(hybrid organic-inorganic solar cell)的新方法。此新技術不僅能控制元件性質,更大幅提昇了開路電壓及短路電流,使整體的功率轉換效率達到4.11%。
・2012/09/09
美國與中國科學家首度釐清石墨烯(graphene)中的晶界缺陷(grain boundary defect)如何影響其機械性質。根據該團隊的研究,石墨烯材料最脆弱之處位於六角環與七角環間的鍵結。此結果將有助於設計製作可供電子元件使用的高強度和高效能石墨烯薄膜。
・2012/09/09
美國研究人員研發出第一個具有彈性且透明的全石墨烯(graphene)數位調制器。此元件可望應用於許多領域,包含高速資料通訊電路、可撓式太陽電池、顯示器、電子紙以及智慧型服裝等。
・2012/09/09
美國與中國研究人員結合半導體元件與矽膠指套,用來模仿再現指尖的精密特性,希望藉此推動先進外科手術手套的研究發展。他們使用矽奈米薄膜製作此感知平台,能以高精準度反應出手指移動及碰觸所產生的壓力與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