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馥林文化_96
馥林文化
54 篇文章・ 5 位粉絲
馥林文化是由泰電電業股份有限公司於2002年成立的出版部門,有鑒於21世紀將是數位、科技、人文融合互動的世代,馥林亦出版科技機械類雜誌及相關書籍。馥林文化出版書籍http://www.fullon.com.tw/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3年 重設

・2013/12/18
無論是在國外舉辦的RoboCup機器人足球盃競賽、FIRA RoboWorld Cup世界盃機器人大賽,或是國內舉辦的機械手實作競賽、智慧型保全機器人競賽,李祖聖老師所率領的國立成功大學先進智慧型機器人與系統實驗室「aiRobots」團隊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常勝軍。 到底是什麼樣的實作經驗以及教學方式,讓該團隊總是能在每一年競賽中擊敗其他參賽隊伍,獲得亮眼的成績呢?而aiRobots團隊所開發出的機器人,又能為臺灣的智慧型機器人帶出什麼樣的未來呢?
・2013/12/17
本篇文章將使用三個樂高NXT 觸碰感測器來進行有趣的聲光效果,按下不同觸碰感測器就會讓手機畫面變色, 除此之外,當您點擊手機畫面時,機器人也會發出音效與您同樂。有接觸過App Inventor 的師長朋友們,歡迎從App Inventor 中文學習網下載原始碼回去加入更多有趣的功能。
・2013/12/17
2013 年可說是公共創作空間起飛的一年,許多空間都在今年紛紛成立。這些空間設立的核心目標是希望將原本只限於設計師之間的創作與交流,推廣普及到一般民眾,讓大家可以以較低的價錢取得平常不易或無法自行購置的製造設備與相關諮詢服務(例如3D 印表機、雷射切割機、水刀與桌上型沖銑床、CNC 加工機等),紮根自造者精神。
・2013/11/14
這堂課的基本概念是「從零開始製作(From Scratch)」,因此不允許使用現有的工具套件,其用意在於讓學生不管去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能利用最基本的工具完成「(幾乎)萬物皆可做」的目標。最重要的是,打造原型的過程也是讓創意進一步延展的時間。我們的思考會在創意外化為「物品」的過程中得到另一層的刺激,進而獲得新的靈感。
・2013/11/12
尼爾.格申斐德每年秋季都會在MIT(麻省理工大學)開一堂名為「(幾乎)萬物皆可做」」(How to Make(Almost)Anything)的超人氣課程。這項課程一開始只是以極少數的研究生為目標,講解如何將數位工具機應用在研究的方法而已,但是第一年第一次上課時,尼爾.格申斐德卻在走進教室時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因為不管是否是MIT的學生,總共超過一百人來聽課,而且所有人都眾口同聲地說:「我們期待這堂課好久了!」或是「拜託讓我們聽課吧。」之後這堂課的內容愈來愈成熟,慢慢地進化成「個人製造」的入門課程。
・2013/11/07
FabLab 的「Fab」是從「FABrication(製造)」與「FABulous(愉快的、美好的、快樂的)」這兩個單字而來,如果對應空間的想像,FABrication就像是「工廠=製造」,而FABulous就像是「咖啡廳=談天」。
・2013/10/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曾吉弘(CAVE教育團隊) Android 手機整
0
0
・2013/09/2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曾吉弘(CAVE教育團隊) 在7 月號的專欄中, 我們介紹了如何
0
0
・2013/07/24
將藝術與科技結合,可以激發出什麼樣的火花?工研院的舒靜珉開發設計出具有娛樂、美觀、具發展性的水下機器人「水之械」。目前「水之械」已有五代, 每一代都有不同的設計構想,雖然都有著以魚為設計概念的仿生外觀設計,但每代獨特的研發技術卻創造出不同的差異性。科技與藝術相結合,將為我們的未來世界 添加更多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