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漢欣
雷漢欣
20 篇文章・ 5 位粉絲
PanSci的菜菜實習編輯,來自溫馨的動科系,心情好的時候喜歡說「你知道嗎!?」小故事,即使常得到「誰不知道阿.......」的冷眼回應,也不改其志。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4年 重設

・2014/12/22
在1970年代,NASA工程師為了避免地面的皺摺改變了鋪路的材料,讓火箭能夠順利前往發射台;到了1980年代,車道上的皺褶也讓深陷磁碟機出廠危機的IBM科學家找到解決方法,讓磁碟機的性能持續提升,迅速全面取代磁帶機在電腦記憶體的地位,並且促進商業資訊的連結。科學家從生活現象聯想到的解決辦法,正說明了科普知識對他們來說有多重要!這故事要從磁帶機和磁碟機的身世說起,很久很久以前......
・2014/10/29
工研院綠能所的團隊經過多年的努力,研發鈣迴路碳捕捉技術,可以減少燃燒廢氣中90%的二氧化碳,此技術已經從新竹的實驗室移轉到花蓮台泥和平水泥廠進行放大試驗,技術上不僅有重大突破,未來還有很大的研發潛力,因此獲得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除了跟大家分享工研院的研發成果,泛科學訪問了工研院的徐恆文、柳萬霞跟黃欽銘三位研究員,與我們分享得獎光環背後這段勵志又靈異(!)的研究人生。
・2014/10/24
臺大應力所的李世光老師收藏了許多富有科學故事的小玩意兒,其中有兩顆小石頭,來自美國佛羅李達甘迺迪太空中心的履帶車道,這兩顆石頭裡有著一連串精彩的研發故事。
・2014/10/14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的團隊,在經濟部能源局補助計畫經費支持,經過多年的努力,研發了新型鈣迴路捕獲二氧化碳技術,可以捕獲工業廢氣中的二氧化碳,此技術已經從新竹的實驗室轉移到台泥花蓮和平水泥廠,實地建置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鈣迴路試驗廠,每小時可捕獲1公噸的二氧化碳,並整合蒸汽水合反應器與多階旋風塔技術,提高吸附劑的活性和吸附效率,未來極具發展潛力,因此榮獲號稱科技研發奧斯卡獎的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
・2014/10/03
草創工作室的南洋杉藝術家李翊楷,以南洋杉和各種植物為材料,創造出的哥吉拉等栩栩如生的龍族模型,相當令人驚豔!李翊楷很熱愛大自然,希望透過自己的作品,喚醒大家對環境的關心。
・2014/09/19
搞笑諾貝爾獎每年選出看似荒謬,卻引人深省的研究,以詼諧又帶點認真的態度看待科學研究,讓搞笑諾貝爾獎成為相當令人期待的科學盛事。今年得獎者也公布囉!
・2014/08/26
每個醫學變革都是科學家的華麗冒險,本期【M.I.C. 血刃】邀請到台大醫學工程學研究所的林啟萬教授、台北市博仁綜合醫院心臟外科的蘇上豪主任,以及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的曾清秀教授,為大家分享醫學的發展歷史以及醫療的科技革新。
・2014/08/21
雖然大麻對人體的危害不如強力毒品,成癮性也不如菸酒,但還是會造成腦部、肺部、心臟等損害和程度不等的上癮。
・2014/07/24
以色列科學家研發的炸彈偵測器,利用奈米大小的晶片,偵測空氣中的炸藥分子,效果比狗的鼻子還好喔。
・2014/07/24
不同於科幻電影的棚內拍攝,電影《猩球崛起:黎明的進擊》在大量的外景拍攝使用動作捕捉技術,在戶外環境使用這項技術,需要更新的軟、硬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