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驗證這個想法,肯亞的牧場生態學家Wilfred Odadi和研究團隊,調查當地一處兩萬公頃的稀樹草原(savanna)。該區域混合了放牧的牲畜及野生動物,也包括將近兩千隻的斑馬。研究團隊架設圍籬,一區只有牛,另一區則讓野生動物自由進出和牛共處。
當旱季來臨,草原開始乾枯,許多牛隻的體重明顯下降。但季節會穩定交替;雨季來臨時,牛隻的體重就會回升。和單獨放養的牛隻相比,與其他野生動物共處的牛隻體重回升較快。
斑馬或許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長頸鹿只嚼食樹葉,大象在乾季不吃草,但數量最多的斑馬,有特別的消化道,能輕易吞下其他草食動物不吃的草。斑馬吃掉較表面且營養價值較低的草,植物較底層且營養價值較高的部份就暴露在外,當旱季後的第一場雨到來,草地就會變得更綠且發出更多新葉。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生態學家Norman Owen-Smith認為,Odadi的大範圍研究,突破了近幾十年來類似研究的尺度,大多的研究都在相對較小的自然公園進行,無法保有大量的動物。也許這項新發現,能讓牧場主人開放一些「斑馬遊客」自由進出牧場。
美洲大草原及其他非洲以外的地方雖然沒有斑馬,但類似的自然法則卻一樣在運行。要改變牧場老闆的想法沒這麼容易,不過如果科學家和政策制定者能提出潛在的經濟利益,也不無可能。
資料來源:ScienceNow: Want Fatter Cows? Bring In a Zebra [22 September 2011]
View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