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臺灣計畫2022年首度登上連江縣,由小島旦劇團規劃「兵兵島—作家線:從鴉片鹽館到海廢藝術」走讀路徑,邀請馬祖詩人劉梅玉老師用創作詩集《一人份的島》,10月8日帶領大眾走入他的藝文啟蒙之地「南竿—牛角村」,探討藝術介入空間帶給牛角村的轉變,以及這片土地帶給他創作的養分。
大澳老街上的壁畫,由新台灣壁畫會於2012年所繪製的作品。
牛角村:馬祖文藝復興基地
由於位處重要戰略位置,連江縣很長一段時間由戰地政務委員會接管,早年兩岸局勢緊張,同一座島上村與村之間甚至連無法往來,一般民眾更沒機會跨海來臺灣。連江縣直到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回歸地方自治後,民眾才開始能投票選舉,這樣特殊的歷史背景,形成相對保守的社會風氣,也讓島上的藝文活動顯得格外珍貴。
今日的走讀場景「牛角村」便是馬祖文藝復興的起源地,牛角村因地形貌似彎曲的犀牛角而得名,在1960年代前曾為馬祖第一大村,漁業帶動聚落的發展,全盛時期曾有鹽館、鴉片館、理髮院等商業活動,隨著漁業資源匱乏,也讓牛角村逐漸凋零。直到1998年起,由在地藝術家曹楷智等人發起「長住牛角」聚落保存運動,修復村落的閒置老屋轉型成咖啡廳、藝文空間等,劉梅玉就是當時「被啟蒙」的藝術家。
給達比埃斯
走讀路徑以村口一層樓高的壁畫為起點,順著蜿蜒的大澳老街,隨處可見到大小壁畫,彷彿逐漸步入「達比埃斯」的世界。達比埃斯是西班牙非形式主義藝術家,他的作品大量使用泥沙、大理石灰、繩子等回收物或廢材,營造出土黃色的仿舊灰質調。在劉梅玉眼中,以黃石堆砌而成古厝,依山而起,形成錯落有致的風景,再加上海廢、泥沙、自然景觀,整個牛角村就如同達比埃斯的作品,因此以〈給達比埃斯〉作為走讀開場。
「舊的痕跡留在荒廢的外殼上,被刮開之處,裸露出部分寓言的內裡……那些被打開的人,慢慢倒出他們的時光。」劉梅玉最喜歡詩的最後兩句,在牛角村跟隨曹楷智老師學油畫,讓他成為「被打開的人」,回憶2000年前後牛角村文風鼎盛,魚寮書齋咖啡館、依嬤的店、夜宿海角等由老屋改建而成的商業藝文空間,吸引海內外藝術家到此創作,大家相聚至此燒粗釉、擺市集、辦音樂會,也在街角留下大大小小的壁畫,像是紀念牛角村剪花婆婆、蝴蝶剪花等圖樣,畫下牛角村的生活點滴。
剪花婆婆小時候與蝴蝶剪花,紀念曾經存在村落中的人事物。
探訪藝術家曹楷智的轉角花園
東北季風吹來陣陣浪濤聲,遠處雞啼聲迴盪在街頭巷尾,走讀路徑沿著蜿蜒陡峭的街道,走到藝術家曹楷智的老宅,1957年出生的曹楷智是土生土長的牛角村人,看到家鄉從繁華的榮景到逐漸凋零,從西班牙留學回來後,他將光線引入漆黑死寂的街道,用藝術介入空間,為沉寂已久的牛角村注入活力。
活化老屋一直都是曹楷智在社區推動的運動,從早期將豬舍改造成咖啡店、成立51號工作室,努力保存牛角村的傳統石厝。但他感嘆推動生活美學是條寂寞的不歸路,改造好的藝文空間,常因為租約到期等因素嘎然而止,讓冒出新芽的藝文風氣又斷了根。如今他將半世紀的自家老宅重新翻修,同時整理後院的轉角花園,計畫將老宅成立為開放藝文空間。
曹楷智老師分享在牛角村推動藝術介入空間的心路歷程,他身後的老宅正在翻新,期待完工的那一天。
聚乙烯的藍
「全新的存在與荒謬
充滿末日碎屑
他們的藍無法分解
而塑化的愛還在持續」—節錄〈聚乙烯的藍〉
揮別曹楷智老師後,一行人走向牛角沙灘,來自中國的大量垃圾擱淺在沙灘上,即便每週劉梅玉都會帶領村中的長者共同淨灘兩次,但常常在一夜之後,沙灘又恢復「繽紛」的顏色,其中又以藍色的梭型浮球為大宗,劉梅玉反思塑料帶給海洋重大的危害,創作〈聚乙烯的藍〉這首詩,梭型浮球也成為村中海廢藝術牆的創作媒材。
從創作起源到反映當代時事,本趟走讀從詩句中了解劉梅玉創作的心路歷程,以及在瑣碎的生活夾縫中,擠出創作的能量,但這點能量如同閃爍的藍眼淚,雖然微小但卻產生很大的漣漪,如今牛角村隨處可見村民植栽美化後的角落,當年種下的藝文風氣,還深深影響牛角村。
海廢印有「临海扬帆起航」,證明它來自何方。
走讀路徑:馬祖酒廠公車站→大澳老街→轉角花園→海景咖啡店→牛角海廢藝術牆→牛峰境龍山寺五靈宮廟→牛角村關懷據點(讀後分享會)
Googe Map路徑:https://goo.gl/maps/irNQ5zt1fY8RrWqP6
走讀文本:《一人份的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