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多數人來說,人工智慧(AI)這個詞會讓人立刻聯想到末日般的畫面。畢竟在電影中,我們早看過當人類發展超出掌控時的不變下場。只要有人打造出能真正思考的機器──有感知能力的「覺醒」機種──那麼人類就玩完了。(延伸閱讀:迎接人工智慧時代,你我都該上的 30堂必修課)
如果這個聰明的機器不喜歡我們行事的方法,那該怎麼辦?若它有其他想法,又該如何處理?
多年來,這類猜想催生出眾多科幻作品,儘管《魔鬼終結者》片中對 AI 的刻劃十分嚇人,但 AI 其實較可能幫助人類,而非加以傷害。不過,由於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和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等頂尖科學家和技術專家一再警告 AI 的潛在危險,因此你若對 AI 仍有疑慮,也屬情有可原。
為了充分瞭解 AI 的驚人潛力,我們得先釐清關於它的諸多誤解。首先,應考慮如何能使機器擁有智能,以及它們怎麼進行思考。AI 一詞於 1956 年出現,可用來代表計算能力領域的多項技術。科技公司在展示新品時,常會用到該詞彙,但這些產品所觸及的「智慧」層面卻大相逕庭。
AI 為什麼學習力驚人?它們能幫人類做什麼?
在多數情況下,AI 已成為行銷昂貴電腦程式的誘人說詞;然而,有些電腦是真的具有學習能力。其中最複雜的目前僅適用於股市、科研領域,以及日漸複雜的電玩世界。你可能會認為,預測公司淨值、用遺傳密碼建構模型,以及稱霸遊戲世界得採用完全不同的 AI 才行,但它們其實都能以相同的基本架構來實現。
真正的 AI 仰賴機器學習原理來運行;本專題將進一步探討不同的機器學習類型。透過機器學習來運行的電腦程式與其他多數程式差別甚鉅,因為你毋須告訴程式該如何做事──而是展示給它看。假設你想要一個能從腦部掃描中發現異常的電腦程式,若使用傳統程式,你得編寫極為嚴密詳實的規則供程式使用;如使用機器學習程式,你只須給程式各看數千張正常與異常的腦部掃描圖,然後讓程式教會自己識別異常。
比起傳統程式,機器學習法顯然更占優勢,因在執行指定任務的成效上,電腦很可能比程式工程師更優異。而最令人興奮的是,科學家正著手打造這樣的程式。
不過,這些能幫助我們打理日常生活的 AI 並非全是明日科技。事實上,我們已能享受它們所帶來的好處。
從微軟的 Cortana 語音助理,到 Google 和 Facebook 提供的大型服務,背後都有智能程序在運作,好引領我們穿梭於網路中。它們瞭解我們的興趣與好惡,並為每個人量身打造合適的廣告和建議。然而,儘管會做的事情很多,但它們仍屬於所謂的「弱人工智慧」(narrow AI)──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遠勝於人類,但卻無法執行任務以外的事情。
人工智慧的下一步是創建「通用 AI」。在 AI 領域中,此部分究竟是最令人興奮,抑或最為嚇人,至今仍眾說紛紜。通用 AI 將比現行的 AI 系統更接近人類智能,因為它能學習解決各種問題,並應用於不同的任務。距離實現上述夢想的日子尚遠,但 Google DeepMind 的 AlphaGo 是目前最接近的例子。透過深層類神經網路,AlphaGo 擊敗了世上最強的圍棋選手:李世乭。眾人認為這是 AI 歷史性的一刻,因圍棋中有數萬兆種走法,要將之全部編入電腦中是不可能的。相反地,AlphaGo 天資聰穎,可多次與自己下棋,並從中反思自己的錯誤。在數百萬局的練習之後,它已足以與人類棋王匹敵,甚至得勝。
AlphaGo 潛力驚人。開發者興奮地宣稱,該程式將用來協助醫療人員,讓 AI 加入拯救人命的行列,且其多樣化的學習法也能作為許多智能機器的基礎。
科學家怎麼讓 AI 更加強大?
就當前的技術而言,我們僅能打造出效能強大但功能有限的 AI。這是因為當我們從通用 AI 轉往人類智能邁進時,所需的電腦效能也得更強大;而今,我們尚未發明能與人腦處理能力匹敵的事物。
不過,人之所以為人,便是因為敢於迎接挑戰,科學家目前正在研究潛能超強的新型電腦。這種電腦名為量子電腦(quantum computer);透過「超距幽靈作用」(即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其工作效率極佳,計算速度超乎人類想像。
在比較一般電腦和量子電腦時,你可想像它們須執行的任務都是從迷宮中逃脫── 一般電腦一次只會試著走一條路徑,直到找到正確的逃脫路徑為止。量子電腦卻能同時搜索每條路徑;這代表它運作得更快、效能更強,一旦搭配精密的 AI,將可能與人類大腦匹敵,甚至青出於藍。在量子計算能力迷宮外等著我們的究竟為何?這目前僅能仰賴我們的想像力;也許是打造人類等級的智能,或是更高級的智能系統。我們甚至可能打造超越人類認知能力的超級智慧。這聽起來或許既有趣卻又令人卻步,但只要我們步步為營、謹慎向前,就不該太過操心。
電影情節會成真嗎?AI 是否會危害人類?
超級 AI 本身並不會對我們構成危險;至少不是我們所想的那種情況。在小說描寫的末日情景中,AI 會像我們一樣思考,有時甚至擁有人類般的情感;AI 同人類一樣渴望自由,也有統治一切的野心。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電腦的思維與你我的思考方式完全不同,即使是特別聰明的人造腦也不會改變這個事實。
最聰明的生物會試圖爬上食物鏈頂端──這道理並不難理解,且人類就是最佳例證。但電腦並非演化的產物,這代表電腦與人類的本質上大不相同。人類所有的欲求都源自基因藍圖,而電腦卻不會受生物欲望所驅使,這對人類而言是──也許對機器來說也是──好事一件。這也許有點難以想像,畢竟換位思考本就不簡單。不過,電腦只會遵循內部程序行事,而這些程序都是由人類所制定。從這方面看來,我們便毋須擔心。
可惜的是,這也不代表我們就能清楚判定出未來走勢。假設有天人類成功打造出超級智慧,並要求它們協助將火星變成宜居的家園,也許 AI 真能找出人類要花上數世紀才能想出的解決方案,並幫助我們實現夢想。但它們也可能發現,改造火星的最佳方法就是將地球的大氣和資源送至火星。也就是說,AI 雖按指示行事,卻反而可能導致人類滅絕。AI 能否正確地理解指令,這之間的差距可能會讓人類成功殖民火星,抑或徹底滅絕。
AI 的第二個威脅則比較直接:有心人士可藉助其力量來破解程式。若落入壞人手中,強力 AI 經訓練後可能得以破解各種受密碼保護的程式。因此,在這方面我們得非常謹慎。然而,儘管有潛在問題存在,AI 對於人類的生活可能還是頗有助益。
對任何團隊來說,擁有聰明、能幹且全心投入的成員可是件好事,無論該成員是人類或其他事物。為此,AI 可能即將與人類攜手合作,開始涉足各行各業(如通信產業、航空業和醫藥業),也許之後還會供軍方和航太使用。
想更進一步了解人工智慧發展,迎接 AI 時代,這裡有 30 堂你我都該上的必修課
本文為節錄版,完整報導請見《How It Works 知識大圖解》 2017 年 11 月號第 3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