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美濃地震看盲斷層與雙主震——《科學月刊》

科學月刊_96
・2016/04/25 ・2622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38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郭陳澔|現任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應用地質技師、美國紐約州大學賓漢頓分校地球物理及地震學博士。

640px-Weiguan_Jinlong_residential_building
2016 美濃地震災後 35 小時,倒塌的維冠金龍大樓。圖/由ScoutTz – 自己的作品,創用 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wikipedia

2016 年 2 月 6 日所發生的美濃地震,確實衍生出許多我們平常所忽略的問題,在工程、防災與科學等層面上皆有,也需要讓我們在深切地思考後作出相對應的防護措施,以降低日後類似地震所造成的傷害。姑且不論工程與防災上的問題,在科學研究上也留下一堆問題待解決,例如,造成此次地震的地下斷層破裂形貌、發震原因與為何有如此強烈的地表振動等。一般而言,從主震發生後所產生的餘震分佈,可以用來解釋主要的斷層錯動方式,但光從美濃地震發生後餘震分佈的複雜性,就已經需要學者專家們花許多時間消化了。

不過,這也點出了臺灣島地底下的世界是多麼的變化多端,並非可用簡單的地體構造理論來解釋!此外,在媒體的關注下,對於此地震的不斷報導與討論中產生出一些對於專有名詞理解上的問題。地震發生後,學者與官方的發言不約而同說出了「盲斷層」,而後更有「雙主震」等名詞,這兩個專有名詞著實讓一般民眾十分的困惑,難道這個地震真的非常特殊或嚴重,才需要用這麼多的名詞去形容它!在地震之後的一次學術研討會上遇到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閒聊之下也發現民眾對於這兩個名詞的不熟悉,在經由媒體大量的傳播後而造成的驚恐所打來的關切電話,紛至沓來,著實令地震中心的工作同仁們疲於應付。因此,值得對此兩個專有名詞源由與意義做更深入的討論。

何謂盲斷層?

blind thrust
盲斷層示意圖。圖/USGS, 2013

大家對於「斷層」的定義應該一點都不陌生,也常應用於一般的生活當中,通常是用來形容事件的不連續與間斷,例如,人才斷層、年齡斷層與知識斷層等。而在地球科學領域則指地層間不連續且有錯斷位移的地帶。斷層的發現在早期皆以野外露頭調查為主要方法,因此眼見為憑,劃定斷層的方法為依據地表有無相對錯動特徵來判定,而「盲斷層(blind fault)」則指位於深部的斷層並未破裂延伸到地表附近,因而在地表未能發現斷層的蹤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了解什麼是盲斷層後,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是如何知道盲斷層的存在呢?究竟有多少盲斷層在臺灣島底下呢?這兩個問題確實很困難,因為我們無法在野外實際直接觸摸的到,必須依靠其它的方法,例如,鑽井、挖溝、地球物理探勘與微震觀測等四種。前兩種方法由於施測價格昂貴且探測範圍有限,一般以後兩種方法為先遣部隊,可以較廣大的範圍探測,之後確定其位置後再施以前兩種方法做精細的調查,但這也僅止於 2~3  公里深的盲斷層,更深的盲斷層調查則必須仰賴地球物理方法了。

這次的美濃地震深度約為 17 公里,因此須採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測來了解盲斷層的幾何分佈。但由於地球物理探勘所獲得盲斷層的位置屬於間接方法,必須考慮其調查方法所產生的差量,其誤差量的大小取決於調查的方法與精細程度,各有其優缺點需要相互配合。

以目前的地球物理調查方法來說,反射震波測勘有最好的解析度,其誤差量可達數公尺內的等級,但因利用人工震源,其能量穿透力有限,僅止於十數公里深,也受限於現地的環境,並非隨處可測。若以微震觀測為手段,其解析度則取決於地震觀測網的密度與對於地下構造的掌握,地震網密度高與地下構造清楚將有助於提升微震位置的精確度,其誤差量為數公里,雖然觀測的深度可達數十公里,但此方法無法達到反射震波測勘的解析。

以中央氣象局所發佈的地震位置為例,在水平方面一般約有 1~3 公里的誤差,而在深度則約有 5 公里的誤差。因此,經由上面的敘述可以顯示出盲斷層調查的困難性。此外,由於臺灣身處於劇烈的碰撞環境,不論是地表斷層或盲斷層活動皆十分的活躍,從長期的背景地震觀測,深部盲斷層的分佈時有所見,只是在過去並未造成重大的災害,所以並不受到十分的重視,但近年來,不少深部地震的發生造成極大的地表振動且規模都在 6 以上,例如,2010 年甲仙地震、2012 年霧台地震、2013 年南投地震以及 2016 年的美濃地震。因此,值得進一步作系統性的分析到底有多少潛在的盲斷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濃地震
美濃地震等震度圖。圖/交通部氣象局

雙主震是什麼?

「主震」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地震專業用語,主震為在一地震序列中規模較大的地震稱之,而其地震序列可能包含主震來臨前的前震以及之後一連串數量與規模迅速衰減的餘震群。地震序列則是指空間與時間上連結緊密的一群地震。在極少數情形下,主震發生過後,在數秒或數分鐘後,發生一個規模大小相似的地震,發生的位置可能在同樣的斷層系統或不同的斷層系統,而稱之為「雙主震(doublet earthquakes)」。

臺灣在過去曾發生過雙主震,例如,2005 年宜蘭地區曾發生兩個規模 5.9 的地震,時間前後差約數十秒,距離也十分靠近屬於同一斷層系統。在 2006 年屏東外海也曾發生規模 6.9 的雙主震。但雙主震是如何發生的呢?在目前一般的解釋可分為兩種,第一種為發生在同一斷層系統,因第一個主震破裂不完全而伴隨第二個主震發生;第二種為發生在不同斷層系統,可能為第一主震發生後因應力的轉移觸發鄰近甚至或一段距離外已經非常脆弱的斷層系統產生錯動,若第二個主震因距離較鄰近城市區域則可能比第一個地震所帶來的災害更為嚴重。

2011 年,南美智利曾發生規模 7.1 的強震,經過 12 秒後,距離第一個主震 30 公里的地方觸發第二個深度更淺的主震,比第一個主震更有產生海嘯的風險。有趣的是,這個第二個主震的發現是經過 4 年後(2015 年)科學家仔細地研究地震波形後才發現的,主要是因為第二個主震所產生的地震波被第一個主震地震波所掩蓋相互交疊,需要花非常大的力氣才能將這兩個地震的訊號分離出來,也顯示即時偵測的困難性,因此在地震速報所要求的時效性上相當難以達成,屬於科學研究上的範疇。若要能夠挑戰這項快速的偵測任務,也需要學界做先期的研究之後並與官方合作找出可以偵測的技術方法,抓出隱藏在背後的第二個主震。


 

科月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16 年 4 月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

地震災害 誰來負責?

臺灣自製電離層探測儀 可望預測地震

什麼?!你還不知道《科學月刊》,我們46歲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入不惑之年還是可以當個科青

文章難易度
科學月刊_96
249 篇文章 ・ 3481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未知的盲斷層,隱形的地震威脅
阿樹_96
・2013/06/20 ・1263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49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臺灣中部的地底下可不平靜,3月27日、6月2日接連的兩起地震,不禁會讓人懷疑,到底是哪條斷層在作祟呢?氣象局與許多學者都認為可能不是在地質圖上看到的斷層,而是地底下的盲斷層的錯動引發地震。所以,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何謂盲斷層。

盲斷層(blind thrust fault)示意圖,地底下的斷層並未出露到地表,在接近地表處產生褶皺(fold)。在深處發生錯動產生地震時,在地表並不會有斷層錯動的痕跡。圖片來源:USGS美國地質調查所。

盲斷層,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無法看到它,但是地底下仍然受到強大的應力擠壓產生斷層,只是因為還未發展至地表,地質學家無法從地表觀察到露頭,因而無法確認其斷層位置。而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地底下的岩體受到擠壓破裂產生斷層,但錯動無法完全貫穿上覆的岩層,僅造成地表有些許的隆起、背斜褶曲等現象。當然,有些時候,更難從多變的地貌,觀察到盲斷層所造成地表的些微變動。

多數的盲斷層型態為逆衝斷層,而在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裡的名詞blind thrust fault就是特指為沒有出露地表的逆衝盲斷層。不過盲斷層未必只有這種型態,2010年3月4日發生在高雄,規模6.4的地震,就是走向滑移斷層型式的盲斷層所引起的地震。

在1987年發生在Whittier Narrows 的地震,以及1994年的北嶺地震(Northridge earthquake),讓科學家們懷疑在洛杉磯附近存在一個盲斷層,除了利用震波測勘,也利用了GPS測量了地殼的運動變化(黑色箭頭),發現盲斷層的存在(紅色虛線)。(圖片來源:UNAVCO網站)

不會因為它是盲斷層,我們就完全無法觀察到。地震過後的餘震通常會沿著該次地震所破裂的斷層面發生,以上述2010年3月4日高雄地震為例,利用它的餘震分布,我們便可以得知地底下十幾公里處斷層大致的破裂情形,進而推估可能的斷層面,2010年3月4日高雄地震的震央附近的現地,在地震過後並無明顯的地表破裂,而過去震央附近也未觀察到斷層的露頭,因而無論在中央氣象局與中央地質調查所的公開報告中,皆認為這次的震源發生在走向滑移的盲斷層之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此之外,利用震波測勘、大地測量等地球物理的研究方法,也可提供部分佐證。但要在地底下盲斷層錯動之前預先發現它,可以說是如同大海撈針,畢竟要針對一個地區做像震波測勘這樣的探測,也得要斷層面上先發生了地震,或地表有明顯的地質起伏才有深入調查的參考與根據,以目前的科技仍難以探測到未知的盲斷層,還有待科學家發展出更先進的探測或觀測技術。

雖然要找到盲斷層如同要去精準預測地震一樣困難,不過就目前的地震觀測的技術其實已經能偵測到許多小規模的地震,因此無論是今年3月27日的地震、6月2日的地震,皆能由餘震的分布找到特定的線形排列,也可以將當地過去的地震紀錄重疊起來,利用不斷累積的地震資料加以分析,隱身在地底下的盲斷層也會漸漸的顯露身影。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技大觀園「科技新知」。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阿樹_96
73 篇文章 ・ 20 位粉絲
地球科學的科普專門家,白天在需要低調的單位上班,地球人如果有需要科普時時會跑到《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擔任副總編輯撰寫地震科普與故事,並同時在《地球故事書》、《泛科學》、《國語日報》等專欄分享地科大小事。著有親子天下出版《地震100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