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黑板不能亡!知識與科學家們思想的產地

莊 霈淳
・2017/08/02 ・308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17 ・六年級
相關標籤: 黑板 (2)

編譯/莊霈淳|成功大學心理系學生,PanX 實習生

「這堂課的板書你們不可以拍照,這些推導的式子,我會給你們時間抄,因為你們很多人都只是拍完了就不會再看了,這樣一點意義都沒有。」
記得第一天上統計課時,老師對學生說這句話時語重心長的表情,讓我印象深刻。

現在「簡報力」相當重要沒錯,創業 PPT、上課也 PPT、報告也 PPT,什麼都是PPT。當學生坐定位,老師登門而入,第一件事必定是打開 PPT,上課時按照PPT 講解。有次甚至聽聞某位教授因為忘記帶隨身碟打不開 PPT,而發生無法上課的狀況。不過,我們還是不要忘記那些人類文化中最精湛且深奧的成就,推導出來的還是科學家的腦,以及握著粉筆在黑板寫下那些思想濃縮的等式和理論。

現今課堂上大多利用簡報授課,而在以前的年代黑板卻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圖/Flickr

黑板和粉筆的關係就像紙墨一樣,是現代科技仍無法取代的組合。今天,在世界各地的物理研究中心黑板仍隨處可見。在加拿大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Canada’s Perimeter Institute),黑板是設計主要元素。在大樓的咖啡區和電梯旁,黑板觸手可及;而英國劍橋數學科學學院的牛頓研究所(The Isaac Newton Institute for Mathematical Sciences in Cambridge)裡面甚至在廁所裡都有黑板,讓你無法預測眼前會出現什麼。

黑板從發明以來就不是一種昂貴又神秘的物品,無論黑板的起源是什麼,到十九世紀中葉,這些板子都是用塗黑色塗料的木材製成的,可以用乾抹布或毛氈擦拭乾淨。只要使用過黑板和粉筆的人都會感覺到它的神奇。想修正拼寫或計算錯誤只需輕輕一擦,就感覺就好像從未犯錯;想解決一個新的問題,只需用一塊濕布擦拭之前寫過的痕跡,就可以重新開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黑板可以用乾抹布或毛氈就可以擦拭乾淨!圖/Flickr

雖然曾經有人試圖改進黑板的材質,但沒有並沒有達到期望。像是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的設計者曾嘗試用一種特殊的玻璃來替代黑板。然而物理學家對此並不買帳,最終還是使用傳統的黑板。同樣還有英國的曼徹斯特大學國家石墨烯研究所,為了避免粉筆灰對人可能造成的傷害,安裝了需要特殊用筆的 PVC 黑板,但後來也沒有被廣泛使用。

粉筆開啟的對話

提到那些著名物理學家照片時,黑板出現頻率之高。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波爾(Niels Bohr)、海森伯(Werner Heisenberg)、狄拉克(Paul Dirac)、費曼(Richard Feynman),都有黑板肖像。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正利用黑板寫出運算式子。圖/Flickr
在黑板前的費曼。source:Wikimedia

在 19 世紀才呈現了現代物理學雛形、對物理理論研究直到愛因斯坦時代才逐漸成為獨立的理論物理學科的那個年代,「黑板肖像」就是物理學家的標誌,似乎詮釋了物理學本質,是由粉筆刻出的抽象數學。

至今,黑/白板還是許多學者和使用者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促進人與人之間非正式、即興的交流和討論。它是一種民主的空間,能夠使人們隨時隨地分享思想。費米實驗室(Fermilab)的粒子物理學家Seyda Ipek說:「我們常在飯餘時間使用咖啡廳裡的白板。有人問到什麼最新想法時,就會有其他人走到白板旁說:『最近我在思考一個問題,讓我講給你聽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獨特的空間促進了科學思想的碰撞。比方說,當我們被別人直接指出觀點上的錯誤,我們可能會感覺受到攻擊而拒絕交流。但若把想法寫在板上,那就可以和別人進行客觀細緻地討論與檢查。這種討論方式能減少被質疑者的負面情緒,讓人們更大膽地在上面呈現自己的想法。

運用板書還能控制解釋的速度。在課堂在黑板上講解的速度,反映了人們思維的進度,有利於學生更好、更有效地接受資訊和知識。此外,黑板還能透過條例列點呈現筆下的流動思維。有些物理學家喜歡把好不容易得出的結果寫在黑板上,讓結果更完整的展現。

你可能沒想過的科學黑板與藝術行動

鑑於其規模和公共性質,黑板幾乎可說是成為了物理學家的「表演空間」。沒有擦乾淨的黑板,吸引了西班牙藝術家 Alejandro Guijarro,他在CERN的演講廳和研究所辦公室以及劍橋牛津大學研究所、史丹佛大學和柏克萊分校,拍攝了一系列物理課程的黑板照片。

西班牙藝術家 Alejandro Guijarro,在CERN的演講廳和研究所辦公室以及劍橋牛津大學研究所、史丹佛大學和柏克萊分校,拍攝了一系列物理課程的黑板照片。圖/Tristan Hoare

Guijarro 說:「這些沒擦乾淨的黑板,展現了程度上隨機產生的零碎想法、想法或解釋。」他承認他並不理解上面所寫物理學,但純粹以美感的理由選擇了黑板。 「我對行動,手勢和表面上的痕跡很感興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還有 2015 年,黑板與行文痕跡是加拿大理論物理學研究所於當年委託進行的藝術裝置的主題。駐場藝術家 Alexa Meade 建立了一個巨大的黑板空間,不僅有牆壁、扶手椅,連兩名研究人員都成為被刻有線條和符號的黑色表面,成為了黑板與筆畫空間的一份子。

裝置藝術以黑板當作主題。圖/Unità

「我認為 Alexa 的作品,捕捉了黑板和理論物理學家之間的根本關係,說明黑板如何讓物理學家把他或她的想法和想法變成一種新形式。」由 Meade 召集作為人類黑板的兩位科學家之一 Lauren Hayward Sierens 這麼說。

以黑板書寫科學家大師與思想的結晶

儘管人們對待法拉第(Michael Faraday)的感應線圈、伽利略(Galileo)的木製斜面、牛頓初版的著作等其他科學歷史文物也同樣景仰,但被著名科學家使用過的黑板,則存在著獨特的光環。1931 年,愛因斯坦在牛津大學進行了三場廣義相對論講座,他用過的黑板被當成歷史文物,至今仍被保存在牛津歷史博物館。

記錄著愛因斯坦對宇宙年齡、大小和密度的計算的黑板,今天已成為該館著名的收藏,成為了一個標誌。記錄在黑板上的文字和符號充滿活力、權威又不失美感地進行傳播,就像歷史遺跡或藝術品一樣,這塊獨特的黑板本身也因為科學家的加持而增添了傳奇色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愛因斯坦使用過的黑板就像歷史遺跡或藝術品一樣。圖/Wikimedia Commons

對於愛因斯坦與他的黑板,法國文學理論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於 1957 年時曾說:「他那歷史性的能量方程式 E=mc^2 用極簡潔的方式,讓幾百年來的物理學家努力幾百年都未曾打開的奇妙之門。愛因斯坦的照片,身後的黑板上寫滿了複雜的數學公式;而愛因斯坦的卡通肖像中,他手握粉筆在空白的黑板上,信手拈來就寫出了世界的魔法公式。」這些都讓人看出,這塊黑板不僅因為科學家手中粉筆寫出讓人折服的文字與式子,更因為它記載了人類科學思想的足跡。

儘管人的思維轉瞬即逝,但關於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們學習世界的「魔法公式」,還是會一直被寫上黑板的。看到的人,會幸福吧!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莊 霈淳
3 篇文章 ・ 0 位粉絲
PanX 實習編輯。 左手文、右手理,舉頭三尺想社會。不擅長二元對立,解決問題需要理性與感性並用。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6
2

文字

分享

0
6
2
指甲刮黑板的聲音,為何讓人難以忍受?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2023/10/22 ・2522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朱家瑩/雅文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 研究員

想像一下當你聽到手指甲刮著黑板產生的摩擦聲,或者是拿著叉子摩擦著不鏽鋼碗的聲音,抑或是小孩的哭叫聲,有沒有哪一個聲音會讓你全身起雞皮疙瘩,想要用手摀住耳朵,甚至是情緒爆炸、只想要遠離現場呢?這些讓人不適的聲音,是有其特有的聲學特質?或是其他緣故呢?

想像一下指甲刮黑板的聲音。圖/Pexels

不是尖銳、高頻音就刺耳,而是流淌在你我血液的祖先智慧

一般認為,令人不適的聲音是因為刺耳的高頻聲,尤其像是手指甲刮黑板時所產生的摩擦聲,其中那種「ㄍㄧ ㄍㄧ ㄍㄧ」的聲音,似乎是造成不適感的主因。

然而,Halpern、Blake 和 Hillenbrand(1986)這三位研究者對於這個現象感到好奇,因此他們進行了一項實驗 [1],他們將那些令人不適聲音(如:刮金屬或石板的聲音)中的高頻音減弱。

結果顯示,即使減弱尖銳的高頻聲音,受試者仍然感到不適,因而主張尖銳的高頻音並不是造成不適感的主因。接續 Halpern 等人在企圖尋求答案時,意外發現刮黑板的聲音頻譜圖跟靈長類猴子的警告叫聲非常相似,因而大膽推測這個不適感並非高頻音造成的,而是源於人類祖先的記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類對特定頻率區間的聲音感知最敏感,加上跨感官的連結,讓人聽到某些音就不適

可惜,到底是不是來自老祖先的智慧傳承,這點未獲得後續研究的支持。另一方面,Kumar 等人(2008)進一步以聲學分析探究是否是因特定頻率導致聆聽的不適感時,發現聲音中涵蓋 2500-5500 赫茲這個頻率區間的聲學頻率似乎特別容易引起聽者的不適感 [2]

有沒有哪一個聲音會讓你全身起雞皮疙瘩,想要用手摀住耳朵?圖/Pexels

他們推測這可能是因為這個頻率範圍的聲音感知上最為強烈,同時也具有最高的能量,因此使得聽覺系統特別對這些頻率的聲音敏感。

但是,我們平常聊天談話中也涵蓋了這個頻率範圍的聲音,除了頻率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因素造成對某些聲音的不適感呢?

Ro 等人(2013)發現當聽到聲音時,聲音進入大腦的聽覺皮質同時,會傳遞訊號到觸覺感官系統,啟動了觸覺感官,讓聽者聽到聲音時,「感覺」到自己的皮膚彷彿被指甲刮的刺痛感 [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聽聲音會啟動身體觸覺感官系統並非只存在刮黑板這類聲音,有些人在聽到音樂聲,像是聽到低音貝斯的聲音時,也會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也在震動,甚至感受到皮膚的不適感 [4、5]

也許因為這個跨感官的訊號傳遞,讓身體的其他部位也出現不適的感受,才會讓聽者對於這些聲音感到不適。

當感知到令人不適的聲音,杏仁核會依據習得經驗,決定是否啟動保護機制!

Zald 與 Pardo(2002)發現當聽到讓人感到不適的聲音刺激時,大腦中的杏仁核(amygdala)會高度活化 [6],而杏仁核在大腦中負責掌控恐懼、焦慮、害怕等負面情緒,換句話說,當聲音訊息抵達杏仁核時,它會誘發情緒反應,進而導致我們做出不同行為反應 [7]

杏仁核的啟動是大腦的一種保護機制,透過過往的經驗連結學習會對讓人不適的聲音發出警報[8] ,當聽者遇到可能危及安全的聲音時,杏仁核就會發出警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當聽到車子緊急剎車的聲音時,這個聲音傳送到杏仁核,會進而引起我們想要逃離的反應,或者產生對駕駛者行為的憤怒反應。

由於杏仁核在聆聽這些聲音時會高度活化,Kumar 等人(2012)進一步試圖了解在聆聽令人不適的聲音時,杏仁核在大腦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以及聲音資訊如何被傳遞到杏仁核。

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聲音刺激會最先傳送到聽覺皮質(auditory cortex)進行聲學訊息處理和分析,解碼聲音所代表的意義,例如,聽到「ㄍㄧ」的剎車聲,解碼出來的是來自汽車或者腳踏車的剎車聲。聽覺皮質處理完畢後,將資訊傳遞到杏仁核,當杏仁核接收到來自聽覺皮質的訊號後,依據這些訊息及過去經驗發出警報 [8],誘發恐懼、焦慮或憤怒等負面情緒,並可能促使進一步的行為反應,像是尖叫、摀住耳朵,或逃離現場。

舉例來說,如果是汽車的剎車聲,基於過去的經驗,可能存在危險,因此可能會誘發恐懼情緒,並引發立馬逃離現場的行為舉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些人基於過去的經驗,聽到汽車的剎車聲,可能會誘發恐懼情緒。圖/Pexels

然而,如果解碼後的聲音是腳踏車的剎車聲,根據過去的經驗,可能不會有危及生命的危險,因此即便會觸發閃躲的動作行為,但負面情緒可能不如汽車剎車聲來的強烈,可能只會憤怒的罵騎車的人不長眼。

聽到某些聲音,讓人立馬想逃或想戰,也許這個過往的經驗是來自遠古時代祖先的傳承,但更可能是因為聽到這些聲音時,觸覺感官系統被啟動了,身體上「感覺」到不適,所以當不適的聲音再次出現時,杏仁核的活化反應就更增強,讓我們除了單純的接收到聲音之外,也產生了身體及情緒上的反應。

參考文獻

  1. Halpern, D. L., Blake, R., & Hillenbrand, J. (1986). Psychoacoustics of a chilling sound.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39, 77-80.
  2. Kumar, S., Forster, H. M., Bailey, P., & Griffiths, T. D. (2008). Mapping unpleasantness of sounds to their auditory representation.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124(6), 3810-3817.
  3. Ro, T., Ellmore, T. M., & Beauchamp, M. S. (2013). A neural link between feeling and hearing. Cerebral cortex, 23(7), 1724-1730.
  4. Koenig, L., & Ro, T. (2022). Sound Frequency Predicts the Bodily Location of Auditory-Induced Tactile Sensations in Synesthetic and Ordinary Perception. bioRxiv.
  5. Lad, D., Wilkins, A., Johnstone, E., Vuong, Q.C. (2022). Feeling the music: The feel and sound of songs attenuate pain. British Journal of Pain, 16(5), 518-527. 
  6. Zald, D. H., & Pardo, J. V. (2002).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aversive auditory stimulation. Neuroimage16(3), 746-753.
  7. LeDoux, J. E. (2000). Emotion circuits in the brain.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23(1), 155-184.
  8. Kumar, S., von Kriegstein, K., Friston, K., & Griffiths, T. D. (2012). Features versus feelings: dissociabl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acoustic features and valence of aversive sound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2(41), 14184-1419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58 篇文章 ・ 222 位粉絲
雅文基金會提供聽損兒早期療育服務,近年來更致力分享親子教養資訊、推動聽損兒童融合教育,並普及聽力保健知識,期盼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埋下良善的種子,替聽損者營造更加友善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