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評論 回應: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

具革命性且啟發性的情緒新典範

鄭國威 Portnoy_96
鄭國威 Portnoy ・2021/02/06 ・1546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評論由科夥伴自行發表,相關內容遵守會員內容發表規範與責任,此刊登內容泛科學編輯部並未干涉。

2019 年上映的電影《小丑》有一張令我難忘的海報,海報中呈現了小丑的右側臉,飾演主角小丑的演員瓦昆·菲尼克斯,用雙手的兩根食指,用力地將嘴角往上撐,露出上下兩排牙齒,臉上也擠出了多條深深的皺褶,右眼下方則流下一滴還沒塗抹均勻的藍色塗料,似淚痕般,在擦了粉的白色臉孔上特別突出。

那麼,展現出「笑容」的小丑,正在經歷快樂的情緒嗎?我想,絕大多數看到這張海報,看過或知道小丑這部電影大概在講什麼的人,應該會說不是,他是在強顏歡笑之類的。那如果問飾演小丑的瓦昆·菲尼克斯當時的情緒如何呢?再更進一步問,如果真的進到虛構的劇中,去問小丑的情緒,他又會回答什麼呢?

答案可能出乎意料,例如瓦昆·菲尼克斯可能覺得投入扮演這個極具挑戰性的角色,非常興奮,但拍宣傳照得壓抑,同時又覺得攝影棚光好強很刺眼有點煩,而小丑本人可能正在思考下次殺人之前要在目標面前露出什麼樣的表情,要不要乾脆把嘴角割了,讓笑容更明顯。

事實上,即使是這些答案裡描述的情緒,也都是在一瞬間被建構出來的「預測」或「概念」,由各自的大腦根據外部環境與自己身體產生的訊息,與文化、個人經驗揉和,又受到提問者的影響,最終在無數預測之間的競爭下勝出的一個,而非絕對的、唯一的、本質化的。當然,在看精彩的電影、高度投入時,你不會希望有個人在你旁邊念叨這些。

就如同電影故事總會迎來結局,也得有人揭露情緒的科學真相。本書作者,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家巴瑞特 (Lisa Feldman Barrett) 便勇敢地扛起了這份重責大任,使本書成為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甚至是所有知識領域,都不能錯過的典範轉移之作。

正如同以前的人很難理解我們其實住在一顆球上,還繞著太陽轉,或是跟盤子裡的魚有共同的祖先,作者巴瑞特告訴我們,難以否定的自身感受,太過直觀的情緒本質論、基因決定論等,讓我們長期無法看穿情緒與心智的真相,而許多過往與當代科學家同樣掉入這些陷阱,無法自拔。

例如,你可能歸類自己是個愛焦慮的人,或是一個樂天派,但這些標籤其實都隱藏了情緒的真相,造成錯覺。我們把情緒描述成天生的、不可控制的、被觸發的、而且可以輕易辨識,但她根據25年的研究,給情緒下了顛覆性的定義:情緒是一種預測,是每個人針對外在環境跟內在生理反應編出來的故事,而且只要加以訓練,絕大多數人對自己的情緒有高度的掌控能力。

巴瑞特提出兩個讓我們更能掌控情緒的方式。一個就是提高自己的情緒粒度,學著用更細膩的語詞來表達感知到的情緒,包括他人的跟自己的,像是開始把「感覺不錯」改成「著迷」、「排憂解鬱」、「很有啟發」等等,或把「覺得糟透了」改成「讓人洩氣」、「不被鼓勵」、「氣餒」等等,當我們能利用的情緒形容詞越豐富,就越能掌握情緒。

另一個方式則是重新分類自己的情緒,例如當自己冒汗、發抖的時候,不讓自己掉入焦慮的類別,而是跟自己說「我感到興奮、非常期待」,就能協助自己校正預測,因為比起不存在的情緒迴路或指紋,我們掌握解釋權。當我們正確理解情緒是怎麼建構的,不只能擺脫理盲濫情的標籤,更跳脫情與理的二元對立。

要挑戰一個既有的典範,並不容易,然而巴瑞特提供了充實的科學證據與具說服力的邏輯,我認為值得所有人細心閱讀,並與之對話。而當情緒原來跟我們以為的不一樣,植基於過往傳統情緒觀點的法律、倫理、以及其他跟情緒一樣,由人類社群建構出來的各種「社會真實」,都得翻新一遍才行,巴瑞特就在書中特別針對法庭判決與動物有無情緒這兩個議題進行深入探討。除此之外,在教育、醫療、職場等領域,情緒建構典範的後續影響必將持續發酵。

電影裡的小丑,以及他周遭的人,都沒能夠接觸並理解這種情緒新典範,因此一步步釀成悲劇。現實世界裡,我們也差不多,而本書告訴我們,不能再拖了。

 

 

 

相關標籤: 小丑 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