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從我讀過的,國內外所有關於科學思辨的書當中,選一本來推薦給台灣讀者,我選這本:《因果螺旋》。
《因果螺旋》由圓神出版,作者是中研院院士,前副總統,享譽國際的公共衛生及流行病學家陳建仁。陳建仁在書中序曲提到,這本書的內容源頭來自於 2008 年他在哈佛大學的一場演講,陳建仁的太太羅鳳蘋,在演講結束後建議他把內容寫成書,不過呢,即使是院士也是會拖稿的,不是啦,是因為陳建仁太忙了,所以直到 2022 年才把本書完成。
本書回答了一個大哉問:人為什麼會生病?身為流行病學家的陳建仁,畢生都在問這個問題。他分成三大部分來探討,首先是「因果真相為何難尋」,透過介紹因果謬誤跟相關案例來提高讀者的意識,接著是「過往科學家如何逐步建立因果查核的邏輯與技術」,把公衛與醫療過往兩百年的重大發展跟關鍵人物的故事講得非常精彩。最後,他統整前人的思潮精萃,呈現科學思辨的原則如何不斷迭代,而在流行病學領域,這些原則演化出多種因果模型,用來描述原因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對結果的影響,其中當然就包括陳建仁提出的因果螺旋。
對科學家而言,探索未知,解開謎題充滿樂趣跟成就感,可是如果他們在過程中掉入因果謬誤,可能會延後甚至忽略重要的發現,導致生命的損失,壓力也不小。同樣的,對所有人來說,在這個資訊爆炸、每天都有大事件的時代,如果誤判因果,誤信偽科學與謠言,也會害人害己。
「好的因果假說,必須是簡單、扼要、明確,而且可以否證的。」陳建仁沒有忘記強調,研究者雖然憑藉多年的經驗、迸發的創意,擬定假說,但要以最嚴謹的方法蒐集資料,來否證初擬的假說。
光是這點,一般人就很難做到,我們習慣找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想法跟論點是對的,就像我們每天使用搜尋引擎跟社群媒體的習慣一樣,當人對一件事情已經有了既定的看法,就像是某種很不成熟的假說時,我們更傾向於找尋那些可以支持自己看法的線索,而忽略或否定那些其他的線索。研究者要反過來,在不疑處有疑,自己就得當自己的反對黨,挑自己的毛病。
除了先入為主以外,書中提到的常見因果謬誤還有因果倒置、見樹不見林、假相關等,舉例來說,在COVID疫情中,有些媒體跟研究者把全球國家的感染跟死亡率,以及經濟數據拿來比較,發現死亡率跟經濟衰退有關,那麼到底是該國在疫情下的死亡率高造成經濟衰退,還是經濟衰退導致死亡率提高呢?如果不要急著下論斷,繼續問下去,就可能發現一個關鍵因子:防疫的嚴格程度。更貼近真實的因果圖像,是死亡率高的國家,採取了嚴格的防疫措施,像是封城、停止經濟運作,讓經濟下滑。
在本書中,陳建仁用了非常多真實或設計的案例來解釋,寫得清楚易懂。例如一則「被貓咬傷者得憂鬱症比例較高」的研究,到底告訴我們什麼呢?有興趣的話就自己找書來讀吧。
說到這,前陣子有國外的專家來台了解我國在遵守落實兒童權利公約上的作為,詢問官員是否有針對臺灣兒童與青少年自殺率逐年攀升的情況進行分析,結果衛福部的官員回覆說這是因為過去 10 年台灣高樓增加的關係。這回應頓時讓大家都傻了眼,不過若我們以因果螺旋的模型來思考,高樓的確可能是自殺的其中一個環境因子,就跟某些國家容易取得的槍枝一樣。只不過那只是物理環境之一,還該考量生物環境、社會性環境、個人特性、基因等病因,並且從分子、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到人體的病灶演進,加上時間軸,來一層一層看因如何造成果。
身為青少年的你,與其停留在傻眼階段,不妨去問:那真正的因果是什麼?在這探求因果的過程中,對證據保持靈活跟謹慎,借鏡前人也望向未來,必然收穫滿滿。
我也很喜歡本書在每一章開頭前的因果思辨,推薦大家可以把上面列出的問題放在心中,再往下讀,會有跟作者對話的感覺喔。
讀《因果螺旋》不禁讓我想起另一本好書《真確》,同樣是公共衛生專家的漢斯・羅斯林在臨終前留下的這本著作,獲得比爾蓋茲盛讚,送了全美國大學生一人一本。我覺得陳建仁這本因果螺旋,也該人手一本,再三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