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評論 回應:人類的旅程

《人類的旅程》拐了個大彎,原因很複雜,但這個框架可以解釋一切

鄭國威 Portnoy_96
鄭國威 Portnoy ・2022/11/08 ・2453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評論由科夥伴自行發表,相關內容遵守會員內容發表規範與責任,此刊登內容泛科學編輯部並未干涉。

注意看了,這是大壯,他這個種族幾十萬年來 99.99% 的時間都吃不飽、穿不暖、也不識字,貧困、疾病、戰爭總是佔上風。但不知道怎麼回事,在過去兩百年間一切都變了。

不只很多文章開頭都是「世界劇烈變化…」,我自己也常在演講的時候對聽眾說「我們就像是坐在雲霄飛車上,卻不知不覺。」可是這麼劇烈的變化是怎麼來的?從 10 萬年前走出非洲,擴散到每個大陸,從狩獵採集到定居農耕,人類為什麼突然在過去 200 年增加超過一倍的壽命?全球平均人均所得何以暴增 14 倍?兒童夭折從常態變成異常?人類從駕馬車到發射火星探測車?為何這樣的變化是不平等的降臨?曾經領先的國家為何落後?位處邊陲的島國、殖民地,又怎麼突然一馬當先?

《人類的旅程》這本書探討兩百多年人類如何遇上(或創造)了巨變。作者將巨變之前的時代稱為馬爾薩斯世界,從古人類自非洲出走到大約 18 世紀前半都算在內,在這麼長的時間裡,「發展」幾乎是停滯的;注意了,這邊說的發展指的是經濟跟生活條件。而之後則是現代世界,也就是我們現在習慣,但其實極不尋常的快速成長時代。

為什麼是「馬爾薩斯世界」呢?1798 年,馬爾薩斯發表《人口論》,指出人類的技術進步會帶來短暫的餘裕,但接著就是無可避免的增加繁殖,於是餘裕被吞噬掉,人們又回到貧窮、疾病、早夭的悲慘狀態。馬爾薩斯說對了,因為過去幾十萬年來都是這樣;但他也說錯了,因為剛好在人口論發表之際,人類世界也跨過了改變的「門檻」,就像吸收足夠多的熱之後,水的溫度高到開始蒸發變成水蒸氣。

門檻是什麼呢?一個是人口的組成,一個是人口的規模,最後是技術的進步。這三者環環相扣,各為因果。我們可以說是包括交通跟醫療在內的技術與觀念進步終於累積到一個程度,讓兒童早夭率稍微下降,壽命稍微延長,於是家庭選擇不多生育,給已經出生的孩子更好的教育,而為此得遷移到都市城鎮,增加了這些地方的人口密度,讓市場擴大、想法點子碰撞的機會也增加,又進一步增加速技術進步,從黑死病後大量缺工到文藝復興再到工業革命,技術進步創造了某些條件,讓產業需要更高教育水準的工人、需要女性也出外上班……人口組成、人口規模、技術進步三者結合起來推高了人力資本的位階(相較於土地資本),最終超越臨界點,於是中產階級要求更多權利…

人口跟教育這些算是近因,遠因則是幾十萬年來的深歷史、地理、體制、文化特色等。從人類出走非洲的順序、到各個大陸的形狀、適合古人類的氣候帶方向、易於納稅的穀類品種所在地、分裂但多元化程度適中的國家大小、傳染病的接觸順序(例如歐洲人比美洲人早接觸天花)、可馴化的大型哺乳類動物種類…本書爬梳幾乎所有被提出過、值得探討成長與不平等現象的原因,精簡扼要到令人驚訝。但,我也得說,作者(與翻譯)的文字風格並不「有趣」,偏學術,我讀了很多次,睡著很多次。同樣的主題要是哈拉瑞來寫,可讀性會高很多。

作者奧德·蓋勒(Oded Galor) 是布朗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是統一成長理論的奠基者,在書腰上被稱為與諾貝爾經濟學獎最接近的經濟學者。我本來不知道什麼是「統一成長理論」,但詞聽起來跟物理學界一直在追尋的萬有理論 (Theory of Everything) 有點接近的感覺,讀完書之後,我理解這個理論為一個解釋 30 萬年人類遠祖出現到現代演變的大框架,然而就像前面說的,光是「人口組成」、「體制」、「文化」等這些框架裡的個別元件,已經都巨大到可以研究幾輩子。但也因為我們常常困於每個元件裡頭更小的組成,而不知道怎麼回答「人類怎麼會走到今天這地步」這樣的問題或是無章法地看到一個新說法就以為那個說法顛覆了過去的一切(像是人類之所以會走到這步是因為人類是唯一的雙足步行哺乳類、或是人類祖先愛吃迷幻蘑菇之類的)。我認為蓋勒教授要告訴讀者的是:以後要打繼續打,但都到我蓋好的練舞室打。

但,畢竟是社會科學,統一成長理論並不是完全由數學推導出來的,而是經由史料考古跟自然實驗(就是比較真實世界中剛好適合用來當作實驗組控制組的案例)的結果統整出來的,讀完書我覺得言之成理、言之有物,但還是多少有點後見之明的問題(作者有盡量排除這樣的問題)。

人類走出停滯的馬爾薩斯世界,快速發展到現代世界,但這樣的快速發展讓我們自己陷入氣候危機,而且世界的不平等極為驚人,富裕國或是一國內的富裕階層積累的財富令人咋舌,是否代表這樣的發展方式其實已經撞牆?有一派經濟學者支持「甜甜圈經濟學」,也就是人類發展不能繼續以扭曲的 GDP 為依歸,期望無止境的成長(就像過去 200 年來的異常狀態),而要設定不容跨過的界線,1.5度C、2050淨零排放就是這種思維指導下的產品。

有一派(很大一派)經濟學者,比較樂觀,認為人類的技術跟文化(資本主義跟消費主義)或許是問題但也是解方,包括《富足》的作者 Peter Diamandis跟《以少創多》的作者 Andrew McAfee。以人口這個關鍵的成長因素來說好了,在 50 年前環境保護主義興起之際,也有科學家認為人類又將要陷入馬爾薩斯世界,因為人口暴增、糧食危機、能源危機等等,將把人類帶回戰爭、饑荒、疾病的時代,但我們都知道這沒有發生,整體而言人類還是快速發展,而且還在加速。讀完本書,我認為蓋勒教授也是偏向人類發展會自己把問題解決這一派,就如同我們看到的,雖然地球人口還在持續增加,到本月突破 80 億,但人口增速早在 1960 年代就下降,而根據多個專業研究單位的估計,由於生育率持續降低,全球人口即將在 90-100 億之間登頂,然後開始下降。說真話,降低碳排放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像現在這樣的方式減少人口,不是薩諾斯彈指那種或是因為戰爭、疾病、饑荒,而是因為都市化、自動化、長壽、教育程度提高、性別更加平等。蓋勒認為隨著人類發展,人口組成、人口規模、技術進步三者繼續如齒輪一樣互相推動,「可能」就把目前我們覺得很要緊的難題解決了。

當然,這不代表人們不用認真看待氣候危機、不用努力消弭不平等,也不是說個體的選擇或突然的變故(例如俄羅斯侵略烏克蘭這樣的事情)不重要,而是在統一成長理論的大框架下,在很長的時間軸上,人類會繼續朝成長的方向發展,而不是停滯。

整體來說,我認為這本書是總結證據作出陳述,讀之前最好讀過一些基礎的人類學、經濟學科普、科學史,會比較輕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