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20年 重設

・2020/12/30
不容易中斷的沉浸感 (immersion) 是 VR 「個人化」 (personalize) 視聽體驗的最大優勢。看看《一級玩家》裡面可以重現觸覺刺激、實現完全體感操作的連身衣,又或者是最近火紅的《電馭叛客2077》的大腦幻舞 (brain dance) ,這些都是人們距離理想 VR 體驗的最後一哩路。特別是電馭叛客 2077 的幻舞,相較於單純的「虛擬」實境,這項技術更像是部第一人稱的紀錄片。任何人只要植入錄影插件,啟動後就能將自己所有的感官經驗與生理反應記錄下來供他人「欣賞」。只不過幻舞真的能讓人「感同身受」、經驗分毫不差的心理變化嗎?本篇文章帶你從心理學討論。
・2020/12/26
長期以來,新聞媒體和公眾討論一直將金融危機說成是人們在經濟風險控管方面過度自滿一段時間之後,一連串的經濟失靈驟然發生所造成的恐慌。使用具強烈感情色彩的字詞如「恐慌」和「自滿」,可能顯得像媒體炒作。但是,在這種金融事件中,人們多數似乎完全理性;這些事件發生在人們大致正常生活的幾個月或幾年裡,而人們期間往往表現得像是在梳理事實。即使在金融「恐慌」期間,多數人看來很正常和放鬆,不時說笑。但是,使用恐慌和自滿這兩個詞真的離譜嗎?這兩個詞都描述必須靠神經結構支持的精神狀態。我們必須研究這些結構,以確定金融恐慌與其他恐慌、金融自滿與其他類型的自滿在神經學上是否有共同之處。
・2020/10/04
一搬認知中,接受麻醉手術的病人應該不會記得手術時發生的實情。然而在醫師的實驗中,發現病人雖然認為自己不記得,但身體反應卻顯示內隱記憶仍在運作。
・2020/10/03
麻醉之後,人們是否完全失去意識?實驗結果揭示聽覺感官也許仍然悄悄接收資訊、創造記憶,然而這樣的實驗也出現了紛紜的解釋,正確性受到質疑,究竟實驗要如何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