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3月 重設

・2012/03/25
洗髮精快用完的時候,按壓瓶總是沒辦法把瓶底殘留的洗髮精擠出來,想避免浪費,解決之道就是這個名叫 Convenient Cavity 的瓶子...
・2012/03/10
當我們在今天開始注意到「跨科際」教育的潛在意義,且想要推動更有效益的穿領域科學傳播時,台北赤蛙復育成功的案例,提供了我們ㄧ個非常珍貴的課題──也就是從「線性」走向「網狀」思考的重要性。
・2012/03/07
許多人的房屋既老舊又耗能,要如何進入重視生態環保的21世紀?很簡單!只要把好幾英呎的隔熱板塞入牆壁與閣樓,淘汰古董電器、改用符合節能標準商品,再換上三層玻璃,最後加裝感應式設備即可…了嗎?
・2011/03/27
Earth Hour 以 上影片,是「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的台灣宣傳影片。「地球一小時」是一個全球性節能活動,提倡於當地時間三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晚上,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 小時。希望藉此活動推動電源管理,減少能源消耗,喚起人們以實際行動應對全球變暖的意識。 該活動最初由環保團體世界自然基金會澳洲及雪梨 晨鋒報合作發起,並於澳洲雪梨當地時間2007年3月31日,晚上7:30至8:30期間舉行了第一次活動。地球一小時2007有近220萬人參與,相信 節省了當天雪梨市市電電源的2.2%至10.2%。2008年,該活動被推廣到世界各地,全球40多個城市,近380個城鎮接力執行該活動。 台灣主要由台北市的地標台北101為首進行地球一小時的活動,另外配合響應的飯店業者包括六福皇宮、台北遠東、台南遠東與台北喜來登飯店;金融業則是有新光金控、玉山金控及匯豐銀行,在全台灣至少兩百五十三家分行配合響應。 我昨天看到這影片,就轉貼到FACEBOOK,還留下了這一句評語:「這個活動實在有夠蠢。關燈一個小時完全不可能救地球,永遠都不要開燈才有可能會!這種活動只會讓人自我感覺良好地以為我們正在救地球,然後再幹更多蠢事加速地球的滅亡!」後來這句評語引起了一些討論,以及批評。我想乾脆藉機會,現在在這裡把我的主張說得更清楚! 首先,我當時的評語說得太重、太超過了。我想,比較好的說法是,「這個活動實在有夠蠢。關燈一個小時完全不可能救地球,永遠都不要開燈才有可能會!這種活動只會讓人自我感覺良好地以為我們正在救地球,然後再繼續幹著蠢事坐視地球的滅亡!」總而言之,我是反對這個活動的。反對的原因,不是因為我不愛環保。事實上,我熱愛環保(請見「延伸閱讀」中我寫過的文章),我只是反對本末倒置、捨本逐末的環保運動! 閱讀全文: 關燈一小時能改變世界拯救地球嗎?
・2010/03/16
EQ 從陳文茜的《±2℃ / 正負2度C》受觀迎及激起熱烈討論的程度,其實可以瞭解到台灣社會對環境議題的興趣及關注,其實已經開始成熟了。而今欠缺的,是要如何著手大刀闊斧地革新!(〈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正負2度C〉和〈正負2度C--不願面對的真相〉) 可是要如何去做呢?我想大家多少都看過網路上流傳的文章,教導大家如何改變生活中的小習慣,例如選用省電的家電、關閉沒有在使用的電器、縮短洗澡時間、用冷水洗衣、選用有機農產品、少開車等等......來節能減碳等等。那些都是不錯的生活態度,值得大家去效法。 可是我在此想要再強調的是,那些方法都正確的,可是卻不是最重要的!雖然那些方法值得大家實踐。可是如果大家都認為我們改變生活習慣就能夠救地球,可是卻忽略更重要的議題,那其實是更危險的! 我 們消耗的能源及製造的污染,極大部分,並不是在我們看得見的地方,而是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例如在我們吃的食物、我們消費的商品上!製造和運送食物及商品 的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遠高於我們日常生活中因用電、用油、用瓦斯所排放的。有研究顯示,就算我們所有人都能改變日常生活習慣,最多也只能節約大約兩成 的能源,而要避免人們文明毀滅,我們可能要減少至少七成的溫室氣體排放。 這個月初正好有一本新書出版,那是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的好書《綠色EQ》(Ecological Intelligence: How Knowing the Hidden Impacts of What We Buy Can Change Everything)!如果現在只能推薦一本能救地球的書,我想這本好書會是我的首選! 閱讀全文: 綠色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