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1/06/20
大約一個月前,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佈能源報告的新聞稿,內容中說到了2050年,77%的能源需求都可以靠再生能源,這份新聞稿獲得全球媒體報導跟不斷引用。而現在這份能源報告的全文已經公開,卻被人發現這篇報告的主線是Sven Teske-綠色和平國際再生能源部門主任-之前擔任主要作者發表過的一篇,經過同儕評鑑的研究論文(綠色和平網站上也發表過較長的版本)。而Teske本人也是IPCC報告中相關章節的主要作者。這件事被揭露出來之後,引起了許多爭議,包括聯合國單位愈來愈喜歡利用新聞稿跟正式報告發佈之間的時間差作行銷,是否恰當?以及在未充份揭露的前提下,環境行動人士此舉是否構成利益衝突?
・2011/05/31
世界人口逼近七十億,糧食危機搭上氣候變遷,「永續」成為重要話題,SFS的共筆作者Andrew提供了了我們一份「永續寵物判準」。
・2011/05/1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l Gore’s Our Choice Guided
・2011/05/05
放天燈是台灣重要民俗活動,跟環保之間的抵觸是否有解?
・2011/04/12
因為「中部科學園區第三期七星基地開發案」,民眾和官署一再上訴和投書媒體,兩造一再引用法律條文,但因法條文字不易懂,因此,外人只知「砲聲隆隆」,而難以看透個中爭辯。分析兩造的忙碌攻防,應是源自於關心「健康風險」,然後衍生「各自詮釋法條」。
・2011/03/27
Earth Hour 以 上影片,是「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的台灣宣傳影片。「地球一小時」是一個全球性節能活動,提倡於當地時間三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晚上,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 小時。希望藉此活動推動電源管理,減少能源消耗,喚起人們以實際行動應對全球變暖的意識。 該活動最初由環保團體世界自然基金會澳洲及雪梨 晨鋒報合作發起,並於澳洲雪梨當地時間2007年3月31日,晚上7:30至8:30期間舉行了第一次活動。地球一小時2007有近220萬人參與,相信 節省了當天雪梨市市電電源的2.2%至10.2%。2008年,該活動被推廣到世界各地,全球40多個城市,近380個城鎮接力執行該活動。 台灣主要由台北市的地標台北101為首進行地球一小時的活動,另外配合響應的飯店業者包括六福皇宮、台北遠東、台南遠東與台北喜來登飯店;金融業則是有新光金控、玉山金控及匯豐銀行,在全台灣至少兩百五十三家分行配合響應。 我昨天看到這影片,就轉貼到FACEBOOK,還留下了這一句評語:「這個活動實在有夠蠢。關燈一個小時完全不可能救地球,永遠都不要開燈才有可能會!這種活動只會讓人自我感覺良好地以為我們正在救地球,然後再幹更多蠢事加速地球的滅亡!」後來這句評語引起了一些討論,以及批評。我想乾脆藉機會,現在在這裡把我的主張說得更清楚! 首先,我當時的評語說得太重、太超過了。我想,比較好的說法是,「這個活動實在有夠蠢。關燈一個小時完全不可能救地球,永遠都不要開燈才有可能會!這種活動只會讓人自我感覺良好地以為我們正在救地球,然後再繼續幹著蠢事坐視地球的滅亡!」總而言之,我是反對這個活動的。反對的原因,不是因為我不愛環保。事實上,我熱愛環保(請見「延伸閱讀」中我寫過的文章),我只是反對本末倒置、捨本逐末的環保運動! 閱讀全文: 關燈一小時能改變世界拯救地球嗎?
・2011/01/22
假環保 偽善エコロジー 原本以為這本《假環保:揭開環保的21個迷思》(偽善エコロジー)會有一些精闢的見解,因為有不少環保運動的確要嘛捨本逐末,要不然就是掛羊頭賣狗肉,或者本末倒置。我在〈綠色EQ〉就有提到,有些標榜環保的商品,充其量不過是「漂綠」而已,對改善地球環境的效果有限。 很 可惜的是,雖然《假環保》的確指出環保運動的一些問題,不過整本書到處充滿更具誤導性的資訊或理論,多處還邏輯不通。同樣糟糕的是,《假環保》的中譯版的 編輯水準也實在有夠差!錯誤不少,例如把「達爾文」弄錯成「達文西」、把「中和」寫成「中合」、「carbon」成了「caron」,要不然就是出現了數 字,可是後頭沒有單位等等。 閱讀全文: 真假環保
・2011/01/1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經濟部12月14日在彰化縣大城鄉舉行國光石化行政聽證會,上千民眾到場
・2011/01/05
我有不少朋友為了環保的理由吃素,認為這麼作可以不那麼依賴會製造大量溫室氣體的畜牧業;也有朋友推崇「在地飲食」,只吃離自己住的地方方圓五十公里以內生產的食物,目的同樣是減少食物運輸跟保存過程中會產生的污染跟危險,也為了不讓在地農業被工業消滅,或農業自己就變成大規模生產的工業化農業,這些都屬於環保飲食的型態。不過有另外一種環保飲食最近越來越受到矚目:專吃外來物種跟侵入物種。
・2010/05/1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食有限公司:美國食物及美味食物的真相》(Food,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