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光
17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光
司乃爾
夏天
折射
海市蜃樓
馬路
勒克斯
安康魚
寶可夢
流明
深海
燈
瓦特
神奇寶貝
精靈寶可夢
太陽光
太陽能
安瓢蟲
星光
星星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好書搶先看
PanSci
・2019/08/25
炎熱的夏天為什麼總覺得馬路上有水?海市蜃樓的原理——《跟著網紅老師玩科學》
本文由淺入深,先從光在不同介質會有不一樣傳播方向的基礎概念開始,再介紹全反射現象與其應用,讓讀者對於光的傳播模式有進一步的想像與了解,最後,藉著前文的鋪陳,揭示海市蜃樓所有謎底。《跟著網紅老師玩科學》一書,善用各種生活可見的案例與現象,帶著我們體驗科學的百變樣態與迷人魅力!
光
司乃爾
夏天
折射
海市蜃樓
馬路
0
0
專欄
Rock Sun
・2018/03/07
科學寶可夢2 #171 電燈怪:深海中的大大大大大太陽
身為一名訓練師,你真的了解你的寶貝們嗎?寶可夢圖鑑讀熟了沒? 其實圖鑑告訴你的比想像中的還多喔!每個星期周末跟
光
勒克斯
安康魚
寶可夢
流明
深海
燈
瓦特
神奇寶貝
精靈寶可夢
0
0
太空天文
Rock Sun
・2018/01/20
科學寶可夢2 #166 安瓢蟲:星星知我心但不給力
21世紀開始,我們越來越習慣與太陽能為伍,好像其他高高掛在天上的東西沒有太多用處......嗎?今天有隻寶可夢--安瓢蟲大大方方地告訴你說他用星星的光當資源,這是相當高科技,還是耍猴戲呢?
光
太陽光
太陽能
安瓢蟲
寶可夢
星光
星星
照度
神奇寶貝
第二代
精靈寶可夢
能源
0
0
專欄
活躍星系核
・2016/11/09
魚會吵架嗎? 看嚴宏洋博士談「魚類溝通的多樣性」小感
台灣海域有3130種魚類,約占世界總數的十分之一,物種多樣性奇高。我們同樣要問:「那…這些傢伙到底在海裡幹嘛?」 那天,聽了一席「宏洋」之講,讓我們很輕快、可以不猶豫地回應:「我們知道,牠們一直在海裡“溝通”。」
光
嚴宏洋
多樣性
溝通
科博館
魚類
0
1
萬物之理
Muzik Online
・2015/02/09
聽聲音(四):聲音的「光譜」
聲音是一種「波」,人耳可以聽到的聲音範圍20 到 20,000 Hz,最低到最高頻率差距 1000 倍,比起可見光的範圍高上許多。
光
聲音
電磁波
頻率
0
0
專欄
劉珈均
・2015/02/02
光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光學簡史
早在我們祖先的祖先還只是個單細胞生物時,就開始利用光的能量生存。人類無時無刻不受光的影響,對光的本質感到好奇,許多的哲學家、科學家也提出了各種假設來描述光的性質,人類對光的了解足跡,引領著文明進程。
光
光學
0
0
專欄
劉珈均
・2015/02/02
從「已知用火」到駕馭太陽 紀念光研究一千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2015定為國際光之年,以此紀念千年來人們在光領域的研究足跡及各種光技術的發展。包含台灣在內,全球共71個國家地區共襄盛舉光之年,用一整年時間舉行光學科技相關的演講與活動,提醒光在人類生活扮演的重大角色,並討論如何以光科技解決當前問題。
2015光之年
LED
光
光害
光纖
光電
0
0
專欄
吳京
・2015/01/19
唱反調的一對光
台清大物理系余怡德教授的研究團隊,利用「電磁波引發透明」(EIT)的機制驗證「自旋子慢光」(spinor slow light)現象,並發表於「自然-通訊」期刊。
光
波色子
費米子
量子力學
0
0
動物世界
科學松鼠會
・2012/12/13
深海的色彩
你可能在上海附近見過混雜著泥沙的黃色的海;你也可能見過因為很多浮游植物而呈現綠色的海,不過我想大多數人對於「海的色彩」這個話題,第一反應還是「藍色」。為什麼是「藍色」?海真的是藍色的嗎?
光
光線
水母
海洋
深海
烏賊
顏色
0
0
專欄
only-perception
・2012/02/02
電漿子裝置將光轉換成電流
雖然最常見、將光轉換成電的裝置也許是光伏(PV)太陽能電池,不過還有其他各式裝置也能進行相同的光電轉換,例如太陽熱能收集器(solar-thermal collectors)與整流天線(rectennas)。在一項新研究裡,工程師設計出一種新裝置,在簡單的金屬--絕緣體--金屬(MIM)裝置中,利用表面電漿子激發(surface plasmon excitations),將紅外光與可見光轉換成直流電。
光
絕緣體
電流
0
0
1
2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