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園都市必備
220 篇文章・ 1 位粉絲

新知速遞,掌握一手科學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7/06/09
科學家透過小鼠實驗發現,缺乏睡眠會導致大腦的膠質細胞過度工作,短期看來好像對清理代謝垃圾與老舊突觸有幫助,但長期下來膠質細胞的吞噬行為可能反過來對造成大腦損害!
0
0
・2017/06/05
研究首次直接觀測到人為氮排放對遠洋環境的影響,結果顯示化石燃料能源的使用所排放的氮可以傳播到遠洋,結果再次警示我們: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正在進一步擴大,我們在滿足自己欲望的同時,也正向自然環境和其它生物施加壓力。
0
0
・2017/06/03
超級抗生素.萬古黴素 3.0 (vancomycin 3.0)在今年五月發表,搭載三種殺菌絕招,效能更勝初代萬古黴素25000倍!只要通過動物和人體試驗,它就有機會成為對抗細菌感染強而有力的後盾。
・2017/05/22
花蓮賞鯨船疑似在花蓮外海記錄下神秘動物角島鯨的身影?角島鯨於 2003 年由三位日本科學家:和田志郎、大石雅之、山田格命名並在《 Nature 》上發表,由於極少找到角島鯨的活體,科學家是透過標本比對、DNA 分析鑑定等方式才確定了角島鯨為新種鯨魚
0
0
・2017/05/22
空汙與發電可能一次解決嗎?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與魯汶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只要放在光線下,就能同時潔淨空氣中的有機汙染並產生氫能能源的光電化學電池
0
0
・2017/05/19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陳佩燁副研究員,以及前生物醫學研究所杜邦憲研究員近日發表延緩阿茲海默症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新設計出的 R8-Aβ(25-35)-PEI 胜肽,透過鼻腔進行治療,可望應用於阿茲海默症的預防或減緩發病。該文已於 2017 年 3 月 29 日發表在國際專業期刊《歐洲分子生物組織之醫學生物》。
0
0
・2017/05/19
李承叡助理教授團隊研究顯示植物基因體演化有可能受人類活動影響。李教授指出,農業從中東起源, 約一萬年前經由巴爾幹半島往東西向擴散到全歐洲,與阿拉伯芥雜草族群開始擴張的時間地點皆吻合,此外雜草族群常在受人類干擾的環境如農田、路邊等開闊的環境被發現,因此我們推測人類活動很可能是造成本物種族群消長的原因之一。
0
0
・2017/05/10
中研院植微所的研究成果發現,植物細胞內合成維生素 B1 的完整路徑其實橫跨了葉綠體、粒線體與細胞質,而非僅限於葉綠體或細胞質。找到植物合成維生素 B1 的最後一塊拼圖之後,科學家終於能充分掌握植物合成這個重要營養素的路徑。如今,所有與維生素 B1 合成相關的基因都已被發掘,科學家可以透過現代遺傳工程的技術,進一步研發出能合成高量維生素 B1 的作物。
0
0
・2017/05/09
這是一個很沉重的故事,它訴說的不只是生命教育的徹底淪喪、還有人們始終優越於萬物的盲目情操...... 圍捕響尾蛇節(rattlesnakes round-up)是個在美國中西部和南部一年一度舉行的殺戮活動(起碼有超過十的州有舉辦),特別在德州和奧克拉荷馬州相當盛行。這個影片裡,即是舉辦規模最大的德州甜水(sweetwater)圍捕響尾蛇節。
0
0
・2017/05/08
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海洋中心)向新加坡Triyards船廠購置、於越南胡志明市建造之「勵進」海洋研究船,已於2017年5月7日在胡志明市舉行下水典禮,預定2017年底將全部完工並返航台灣。「勵進」研究船預定於2017年底交船,之後立即進行營運前測試與訓練,預計於2018年9月舉行科學首航,正式營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