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阿樹_96
阿樹
73 篇文章・ 24 位粉絲
地球科學的科普專門家,白天在需要低調的單位上班,地球人如果有需要科普時時會跑到《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擔任副總編輯撰寫地震科普與故事,並同時在《地球故事書》、《泛科學》、《國語日報》等專欄分享地科大小事。著有親子天下出版《地震100問》。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4年 重設

・2014/12/11
至於我們為什麼會說「南北半球的馬桶水流真的不一樣?」的答案還是否定的,因為以馬桶的水體尺寸、流速,科氏力的效應真的非常小,小到隨便一個參數的影響量都遠大於科氏力。
・2014/06/23
為何6/13那天僅只有台北、新北、桃園一帶可以看到彩虹?像拱橋般彩虹其實也有特定會看到的時間?
・2014/02/25
從食安、疾病一直到防災,無論官方要提出何種說法,都會被放大鏡盯著看,有時可能還會有錯誤解讀,既要考慮到是否會引起恐慌,又要考慮到是否會低估情勢,甚至有時還不得不注意到政治正不正確。如此複雜的顧慮,呈現到我們眼前時,經常是走了個樣。我一直感到疑惑,擔心民眾、媒體、上頭的長官不懂,那麼為何不藉由像地震這樣的事件,教育社會大眾正確的觀點,這正是科學傳播宣導的最佳時機啊!
・2014/02/16
看過電影後,我不止一次嘗試問自己,我早就知道這些事,但…我還能做什麼?在這之前我也有很多的無能為力,或許是太著眼在不能改變的現實,政策不落實、國土規畫爭議不斷、既得利益者對環境的危害等等,這些是你我的力量也推不動半寸的事情,即使是導演齊柏林,也無法改變這些事實。自從數週前開始回顧台灣過去一年來的相關時事新聞,我才漸漸的體會,齊導的「提醒」,可以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台灣。對於在上位者我不敢說,但起碼對於人民與大眾,我想只要多認識,或許就會更明白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的真正定位,看的多,視野才遼闊,我們就來認識一下,你我都可能忽略的,台灣。
・2014/02/12
在台灣,也有一群火山的研究先鋒,位於陽明山的菁山自然中心的大屯火山觀測站(Taiwan Volcano Observatory, TVO)。過去,大屯火山一直被當作是休火山或死火山,但最新的火山灰研究指出,大屯火山群最近的一次噴發時間約為五千年前,而大屯火山緊鄰台北盆地,因此復活的可能性十分值得研究與關注,以下我們透過觀測站的科學儀器與相關研究,來了解專家如何監測火山活動。
・2014/01/18
在高中時代時,「克卜勒」這三個字可能不那麼討喜,因為他的研究,提出了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我們念書時也因而多了幾條公試要背、多了幾個不同的題型,又或許有不少人如我一般,高中畢業至今,三大定律的細節已忘的差不多了,僅記得橢圓軌道、半長軸的平方和週期有關係之類的…如今聽見孫燕姿唱「克卜勒」,或許會多了些朋友去拜見狐狗大神或維基大神,認識或重溫一下克卜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