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樹_96
阿樹
73 篇文章・ 24 位粉絲
地球科學的科普專門家,白天在需要低調的單位上班,地球人如果有需要科普時時會跑到《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擔任副總編輯撰寫地震科普與故事,並同時在《地球故事書》、《泛科學》、《國語日報》等專欄分享地科大小事。著有親子天下出版《地震100問》。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10月 重設

・2017/10/17
由於《氣象戰》算是個災難素材的科幻電影,因此我個人並不會因為科學上的問題而反推,起碼觀賞過程中某程度是覺得有娛樂商業效果,至於特效我個人覺得因人而異,也不可能要求「真實」,就不多作評論。而本文將會循序漸進的從無劇情到預告片層級的雷,到直接聊劇情中的科學元素,請視情況斟酌閱讀!
・2017/10/11
對於國內的「海洋深層水」選擇定在「200 公尺」深度以下,那海洋深層水到底哪裡「深」了?在海洋學中提到深層海水時,大多是指「溫鹽環流」中的深層的海水,那在市面上常有賣____的水,是真的採集到溫鹽環流中的「深層海水」?還是純粹過度的誤用科學詞彙?讓我們來釐清「溫鹽環流」。
・2013/10/25
「科學家是如測量S波在內地核的波速?」外地核是液態,S波無法穿透,而內地核又會有S波的波速,既然無法穿透,那為何又再度出現呢?的確,就文字邏輯上的判斷,是不容易理解的。身為一個鍵盤地球科學家,是有必要來認真回答一下。
・2012/10/29
談到氣象局的預報,說準說不準都有人在,那氣象局預報究竟是準確還是不準確呢?氣象預報是經由觀測資料以模擬演算出來的結果,本身就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不是說今天把電腦換好一點、程式寫好一點就會準確預測。換句話說,其實標準不在氣象局,而是在每個人的心中。
・2012/10/16
7月18日,一道隕石帶來畫過天際的火光,墜落在摩洛哥沙漠,考察團帶回了隕石碎片。科學家分析發現,它的母岩是很久之前火星受到撞擊時帶出來的碎片。雖然人們已經收集了不少火星的隕石,但像這般從火紅色星球一路跋涉來到地球的隕石,僅僅是第五次發現。
・2012/10/03
今年的4月11日,發生了兩起大地震(規模8.6及8.2),震憾了印度洋,幸虧這是一個「走向滑移」斷層,與2004南亞海嘯、2011日本東北大地震的是不同的斷層型態,當然也沒有發生海嘯災害,對於印度洋的海嘯警報系統也算是提供了一次「預演」。不過,規模8.6的走向滑移斷層型態的地震,卻是前所未見的,從這兩起地震和之後的餘震,科學家們透過研究審視了地震學和地球物理的許多理論和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