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天文館_96
臺北天文館
482 篇文章・ 43 位粉絲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是國內最大的天文社教機構,我們以推廣天文教育為職志,做為天文知識和大眾間的橋梁,期盼和大家一起分享天文的樂趣!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1/08/30
科學家利用廣角紅外巡天探測衛星(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WISE)發現一種溫度最低的類恆星天體,溫度僅與人體體溫相差不遠。
・2011/08/30
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朱諾號太空船,於臺北時間 2011 年 8 月 6 日凌晨 0:25,利用擎天神 5 號火箭發射升空,之後使用太陽能做為動力,開始展開為期 5 年的木星旅程。除了各種高科技儀器外,朱諾號上更搭載了 3 個與樂高人偶,和一塊記載伽利略的自畫像與其 1610 年時親手寫下的木星觀測紀錄的銘板,以表彰伽利略對於木星研究的共秀。
・2011/08/30
請問這三者有共通點嗎?1. 用空氣槍清除太空垃圾碎片;2. 用月表岩屑(regolith)做隔熱板;3.用「光子肌肉」(暫稱)的奈米材料製成超輕量太空結構體。
・2011/08/28
天文學家發現一個迄今已知最暗的世界,是個遙遠、木星大小的氣體巨行星,編號為TrES-2b。經過詳細測量,TrES-2b表面反射其母星陽光的比例竟小於1%,比煤炭或太陽系中任何行星或衛星都還黑。
・2011/08/26
科學家長久以來一直相信:如果沒有月球,那麼地球的自轉軸傾角(obliquity,黃赤交角)將會劇烈變動,變動範圍將在0度到85度之間;0度 時太陽將一直維持在赤道上空,85度時則幾乎直射兩極。行星的穩定度又深深影響生命發展,因為傾角變動劇烈將引起氣候巨變,對複雜生命型態的演化非常不 利。
・2011/08/24
西班牙卡納利天文研究所(Instituto de Astrofísica de Canarias)Aníbal García-Hernández等天文學家與生化學家,利用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進行觀測,首度在銀河系外空間偵測到C70富勒烯(fullerene)分子,此外還可能偵測到C24石墨烯(graphene)分 子,即片狀的單層石墨。
・2011/08/23
美國國家光學天文台(National Optical Astronomy Observatory,NOAO)天文學家Knut Olsen和Bob Blum等人,發現大麥哲倫星系(Large Magellanic Cloud,LMC)有數百顆恆星,其實是從鄰近的小麥哲倫星系(Small Magellanic Cloud,SMC)中偷來的。LMC和SMC是我們銀河系最大的2個的衛星星系,在南半球用肉眼便輕易可見。
・2011/08/21
歐洲兩個設置在地球表面的重力波偵測器GEO600和Virgo已進入緊鑼密鼓的整合測試階段,預計今年夏天就可以啟用,正式搜捕重力波(gravitational wave)。這幾個實驗計畫,也將與美國的LIGO等重力波偵測裝置聯合,以收最大效益。
・2011/08/21
下方影片是美國聯合發射聯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ULA) 製作的一段影片,介紹朱諾號木星探測任務從發射前移置到發射場,到發射升空、脫離地球大氣的過程
・2011/08/21
近來國外網路盛傳:艾勒寧彗星(C/2010 X1(Elenin))在2011年10月17日最接近地球時,與太陽恰好連成一線,將會引發大地震而威脅地球安全;雖然這顆彗星的確在此時最接近地球, 但其重力之微弱,就像隻螞蟻拉扯大山一般,對地球根本不會有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