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森林學研究所畢業
曾任台大創發社幹部(臉書社團 "創發社CAIV" 召集人 )
某屆倪匡科幻獎得主
從事教育工作
科學科幻 自然生態 文藝創意 一切"豐富生命"的愛好者...
常用關鍵字
oeo
・2018/07/15
本文為系列文章,在此之前你可能會想先看看 人類該如何學習自然而變得文明?—那些含有「泛生態」意涵的科幻作品發想
oeo
・2018/08/04
其實,站在物理學的角度,科學理論、先端與傳播、推廣、實務應用甚至教育可能就已存在著誤差與錯解,例如愛因斯坦認定重力根本不是力。經過一次空前絕後──或許除了海森堡那一票量子幫之外──的靈感飛躍,愛因斯坦說,有一種看不見的基體,他稱之為時空 (spacetime),遍及宇宙的每一個角落。時空是時間與空間的混合體,其組態決定物體必須以何種方式在其中運動。
oeo
・2018/08/05
認真的史學家在檢視各階段的歷史甚至史前史,就會知道文明本身就包含著矯飾與殘酷,最輝煌的價值也絕不會是特定時空的個別成就,而是持續的整體學習動向。
oeo
・2018/08/05
生態現象的一個重要人文價值,即在於不但以「種內」,更以確實可察、多樣豐富、宏偉細膩的「種間」關係、互動,應驗、提示、反證、啟發人類「種內」的種種社會結構與交互作用,有時單從人類種內的觀察、思考很容易疏忽、遺漏。若我們接受主流科學的達爾文演化論,這是一種無形的科學遺產保留、再造與傳承。進而言之,關鍵珍貴的,就是它的永續、多元、無廢、真切、平衡、整體、生(活)境、有序、循環與流動的本質,終將是科學的理想,理想的文明。
[LOG] 18:24:48:361 MobileLogger initialized
[DEBUG] 18:24:48:371 [
"Breaktime au.js ver: v20250626.2 Copyright © 2025 Break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
[WARN] 18:24:48:787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WARN] 18:24:48:788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ERROR] 18:24:48:971 [
"getGtmTags error",
{}
]
[ERROR] 18:24:48:972 [
"executeGtm err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