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科技大觀園
82 篇文章・
1126 位粉絲
為妥善保存多年來此類科普活動產出的成果,並使一般大眾能透過網際網路分享科普資源,科技部於2007年完成「科技大觀園」科普網站的建置,並於2008年1月正式上線營運。
「科技大觀園」網站為一數位整合平台,累積了大量的科普影音、科技新知、科普文章、科普演講及各類科普活動訊息,期使科學能扎根於每個人的生活與文化中。
常用關鍵字
科技大觀園
・2022/01/11
台灣雖然擁有完整的造船產業,卻幾乎不曾建造過水下載具,若想探勘海面下的稀有資源,就必須外購設備。所幸,在2021年,第一台MIT迷你潛艇問世,但它的建造過程可不是一帆風順……
科技大觀園
・2022/01/14
全球排名前 50 名的優良風場,就有 17 處在臺灣,且國際貿易上「再生能源憑證」越來越重要,臺灣的風能綠電前景值得期待。
科技大觀園
・2022/01/16
太空產業正蓬勃發展,台灣已具備衛星製造能力,但是缺乏運輸衛星的火箭。火箭阿伯剛剛接任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將投入比過去更多的資源,為台灣打造出太空產業環境。
科技大觀園
・2022/01/18
近年來,水下載具逐漸被賦予水下探勘及調研等任務。但始終難以克服供電及移動範圍的問題。為此,「仿生魚」的概念油然而生,未來將有助於克服水下難題。
科技大觀園
・2022/01/21
網路與數位化的浪潮勢不可擋,面對資安環境高速變遷帶來的新興風險,我們又該如何自保防身?來聽聽資安專家——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系陳嘉玫教授怎麽說!
科技大觀園
・2022/01/23
腫瘤切片中的螢光訊號就像滿天星光一樣複雜,那就試試看天文影像的處理工具吧!美國的跨領域研究成功提高了組織切片的分析效率,而臺灣團隊更成功拍攝出組織立體影像!
科技大觀園
・2022/01/25
數位時代下,各大企業積極進行數位轉型,邁向更進一步的萬物聯網。但要達成,即時資料整合、大數據分析、AI技術導入最為必要,而5G正是實現的關鍵使能技術。
科技大觀園
・2022/01/27
Covid-19的到來,讓數位學習被迫加速,不論是教學或評量方式,學習者和教育者都在適應這些改變,新的挑戰接踵而至的同時,也讓我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科技大觀園
・2022/01/30
南加州大學研究團隊提出一項新技術-Pretty Good Phone Privacy(PGPP),嘗試在確保服務品質下,保護手機裝置使用者的個資隱私性,並排除潛在的資安問題。
科技大觀園
・2022/02/03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發現,武漢貓群 14.7% 曾感染新冠病毒,懷疑是跟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觸才被傳染,會不會進一步把病毒傳染給其他人,演變成人畜共通傳染病、加速病毒擴散呢?
[LOG] 14:44:15:476 MobileLogger initialized
[DEBUG] 14:44:15:483 [
"Breaktime au.js ver: v20250413.2 Copyright © 2025 Break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
[WARN] 14:44:15:625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WARN] 14:44:15:626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ERROR] 14:44:15:739 [
"getGtmTags error",
{}
]
[ERROR] 14:44:15:740 [
"executeGtm err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