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伯讓_96
謝伯讓
25 篇文章・ 14 位粉絲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認知神經科學博士,麻省理工學院腦與認知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曾任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現為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研究主題為人腦如何感知世界。 部落格:The Cry of All。 著作:《都是大腦搞的鬼》《大腦簡史》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舊到新

・2014/03/28
「天生派」認為,嬰兒一出生就喜歡看臉,是因為臉是一種特別重要的東西,而演化的過程已經在大腦和視覺系統留下痕跡,讓寶寶一出生就擁有偵測臉孔(或臉狀物)的能力。「習得派」則認為,嬰兒喜歡看臉,是因為出生之後最常出現在眼前的東西就是臉,因此看多看久了很快就展現出看臉的偏好。
・2014/04/17
小朋友可不可以吃糖?糖吃太多會不會變笨?大人也會嗎?西方的典型垃圾食物會不會讓人越吃越笨呢?為了解答這個問題,UCLA 的科學家讓老鼠喝高果糖水、然後吃缺乏 omega-3 脂肪酸的食物,結果發現,老鼠在迷宮表現上明顯變差。
・2014/05/03
這篇剛剛出爐的研究可有趣了!為了探討求偶的競爭過程會不會透過演化而影響到男性的心智能力,瑞士洛桑大學的科學家霍利斯(Brian Hollis)和卡維基(Tadeusz Kawecki)強制配對果蠅,讓牠們一夫一妻。公果蠅因此不用費力求偶,樂得輕鬆!沒想到,繁衍 100 代之後,出現的果蠅後代們,整個腦殘了!!
・2014/07/03
在從前,如果你敢說記憶可以遺傳,大家都會認為你是瘋子。但在 2013 年 11 月的聖地牙哥神經科學年會上,美國埃默里大學的迪亞茲(Brian Dias)與萊斯勒(Kerry Ressler)發表了一項令人驚訝的研究成果:記憶也能遺傳!這個消息一出,馬上就引起了震撼。
・2014/08/20
應鄉民要求,筆者小弟把今天發在部落格和臉書上的資訊整理了一下,讓這裡的泛科學讀者參考。這是關於柯案的大麻資訊,鑒於蘋果昨天這篇關於大麻的報導似乎有些偏頗,特來提供一些不同的聲音。
・2014/09/26
什麼是盲視?盲視的最早案例,是一隻叫作「海倫」的猴子。海倫是英國心理學家懷斯克朗(Laurance Weiskrantz)實驗室中的一隻恆河猴。1965 年,海倫的初始視覺皮質被手術切除。手術完後,海倫的確就跟瞎了一樣,觀察牠的行為,完全看不出牠對視覺訊息有任何反應。但是兩年後,實驗室中的一位研究生韓佛瑞(Nicholas Humphreys,現為劍橋大學心理學家)卻發現,當海倫的視野中出現會移動的事物時,牠的視線似乎會朝向該物體,有時還會試著伸手去抓 。韓佛瑞鼓勵、幫助這隻猴子探索牠可能殘有的視覺功能,最後竟然發現,海倫可以盲目的在障礙物之間穿梭移動,為什麼會這樣呢?
・2014/10/14
大腦會自動把第一張圖中兩個塔的照片合成一張,誤認為兩個塔同時存在視野中。根據大腦過去的經驗,如果視野中出現這種圖樣,其中一塔一定比較斜,所以,大腦就自動幫我們作主了。這種捷思的力量很強大,任你怎麼透過意志力來矯正,也是惘然啦。
・2014/11/12
松果體(pineal gland)是大腦中一個綠豆般大小的結構,大概位於腦部正中央,長得像松果,故得此名。說到松果體,就不得不提一下法國的哲學家笛卡兒,就是說過「我思故我在」的那位哲學家。笛卡兒是一位「二元論」者,他認為,心與腦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東西,腦是物質的、心是非物質的(類似靈魂的概念)。
・2014/12/03
在網路上常常有「會移動的圖片」,號稱「你看得到他們在動表示你壓力很大」,這些圖片到底會什麼看起來像在動呢?難道真的和壓力大有關係嗎?
・2015/01/18
為什麼哲學學門的女性最少?原因就在於,一般大眾仍存有「女性比較欠缺某些智能天賦」的刻板印象。當哲學人大多認為「學習哲學需要某些智能上的天賦」、而一般大眾又認為「女性比較欠缺某些智能天賦」時,某些哲學人可能就會不自覺的歧視女性、而女性也會對存在這種氛圍的哲學學門心生畏懼。哲學,就成了一門對女性不友善的學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