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11/06
最近談了很多 「國家機器與資通大廠透過後門與攻擊等等方式監聽大眾」 的問題。 一定有讀者在心裡問: 如果 美國
・2013/10/22
還記得 疑似置入行銷的 「iMessage 超安全!」 新聞嗎? Snowden 爆料 NSA 透過科技大廠監聽之後, 蘋果甚至還 公開聲明: 「比方說, 如果你採用 iMessage 或是 FaceTime 對話, 這些對話都是從頭到尾加密的 -- 只有對話雙方能夠看見其內容。 就連蘋果都無法解密。」 但事實是: iMessage 的詭異設計, 讓 「掌握網路架構的單位/人士 E」 可以把自己安插在 D 與 B 兩人的對話當中, 面對 D 時假裝自己是 B, 面對 B 時又假裝自己是 D, 不只可以監聽, 還可以捏造對話。 這種攻擊方式叫做 中間人攻擊 。
・2013/10/01
收到學校電算中心代為轉達的一份文件 「行動裝置資通安全注意事項」, 說是要提供防護建議, 但裡面吹捧蘋果電腦的產品, 甚至直接拿蘋果產品特有的 (有利政府監控) 功能來當做判斷優劣的標準, 完全罔顧蘋果電腦與美國多個情治單位長久曖昧的疑慮, 以及近日美國國安局 NSA 的監聽醜聞。
・2013/09/11
監聽, 是很受統治者歡迎的技術。 40 年前美國總統尼克森頗好此道, 也因此羞愧下臺。 今天的美國政府掌握更先進的科技, 並藉反恐、 打擊犯罪之名, 更全面地對國內外公民違法監聽。 Edward Snowden 因為在今年六月間揭發 NSA (國安局) 的監聽弊案而 獲頒吹哨者獎, 但後續記者及電腦專家仍在持續分析尚未爆完的資料。 文只針對其中一種很明確可行的可能性, 拿撲克牌當比喻, 讓大家知道: 當你所採用的加解密軟體來自一家 「與 NSA 過從甚密的廠商」 而你又看不到原始碼的時候, 「NSA 可以破解你的密碼」這完全是辦得到的事。
・2013/08/30
前陣子在 blogger 後臺查看小格流量來源自 high 的時候,看到這串討論,裡面某大大宣稱 OpenBSD 被 FBI 植入後門。 正好,先前在寫 「Windows 暗藏 NSA 後門」 的時後,恰巧研究過這個謠言。本來想說 OpenBSD 是小眾的小眾,有點懶得談;不過現在發現連 ubuntu 的大大都被騙了,當然要幫 OpenBSD 澄清一下。
・2013/07/08
拜稜鏡計畫揭密賜, 大家開始注意 NSA (美國國家安全局) 的各種竊聽行為, 而一則 (連我都是初次聽到、 大吃一驚的) 十四年前舊聞, 最近也被重新挖出來討論。
・2013/06/24
請想像: 如果政府為了保護智慧財產權,規定公營民營郵務業者有權利甚至有義務配合著作權人攔阻內含侵權光碟或隨身碟的郵件,那會發生什麼事? 又或者是為了保護國家機密、 防堵色情氾濫、阻止謠言散播、 ... 等等冠冕堂皇的理由?總之, 郵務業者被 (智財局/國安局/內政部/法務部/教育部/外交部/... 等等某業務主管機關)要求過濾某類郵件、 禁止某類郵件傳遞, 那麼會發生什麼事?
・2013/06/10
行政院官網公告: 行政院會通過「國家安全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但是並沒有公告修正條文。 網友批: 「白色恐怖!」; 但也有人匿名發表 國家安全法修正草案流言破解: 它是白色恐怖嗎? 一文, 替政府的政策辯護。 大家在噗浪上討論很久,不過因為看不見條文, 沒什麼具體結論。
・2013/05/22
媒體報導: 「網上看院線片 境外侵權網站擬封鎖」。 小格已經有太多文章解釋為何意圖透過管制網路達到保護智財是不可行的 -- 最終, 著作權跟人權只能二選一。 但是主流媒體及大學(!) 長期協助利益團體 『智財洗腦』 (請搜尋) 以致許多人看不見網路管制對於人權與言論自由的危害。 本文針對 「封鎖 ip」 一事, 從背景、 時間點、 可行性的角度摘要連結一些中英文文章, 希望將來智財局舉行公聽會時, 有朋友可以提出來; 同時也向那些 (有人嗎?) 敢替此項政策背書的資訊教授下戰帖。
・2013/05/06
蘋果電腦與美國惡名昭彰的 FBI、 DHS、 司法部之間, 是否存在著不可告人的曖昧關係? 除了海關移民局明顯淪為蘋果的走狗之外, 其他有太多的疑點, 但似乎都沒有明確的結論。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 面對政府調閱客戶個資時, 蘋果保護客戶隱私的努力與承諾, 甚至輸給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