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李柏昱
李柏昱
81 篇文章・ 2 位粉絲
成大都市計劃所研究生,現為防災科普小組編輯。喜歡的領域為地球科學、交通運輸與都市規劃,對於都市面臨的災害以及如何進行防災十分感興趣。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5月 重設

・2014/05/19
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與墨西哥邊界附近,馬里蘭州的太陽風力能源公司(Solar Wind Energy)正預計興建有史以來第二高的結構物,這些超乎想像的巨大高塔,每座將可以提供500萬千瓦的電力到電力網絡中,徹底打破你我對風力發電的既定印象!
・2014/05/19
地震在台灣多次造成重大傷亡,然而,現今的科學技術仍難以預測地震,但是藉由地震波傳遞快慢不同的特性,能夠在地震發生後快速評估地震大小,並對遠處發布警訊,爭取數秒至數十秒的黃金時間。究竟這種「強震即時警報」,如何從老天手中搶回時間?
・2014/05/12
台灣中南部每年春季,經常遭遇用水吃緊的困境。最近,日月潭水位新低已經威脅到水社碼頭的經營,然而一到夏天往往卻又暴雨成災。面對從乾旱到洪患的劇烈變化,美國NASA利用在天上追逐的兩顆雙子衛星,長時間的監測全球各地水資源的變化,有趣的觀測方式帶來至關重要的觀測結果。
・2014/05/12
重大災害發生時,往往是救災指揮體系的嚴酷考驗,有限的救難資源面對災難的瞬息萬變與爆炸性的災情回報,該如何運用一套簡潔的分工架構迎戰災難呢?
・2014/05/09
近幾年,中國的空汙問題屢次躍上新聞頭條,2013年年底華東華南嚴重的空汙事件,讓上海引以為傲的陸家嘴天際線消失於黃霧之中。對台灣而言中國空汙似乎無關痛癢,但是2014年美國的一份研究卻發現這片黃霧卻可能讓太平洋的颱風更多更強!對於每年都遭遇颱風侵襲的台灣構成更大威脅!
・2013/05/20
亞馬遜雨林因為農業發展快速消失,但雨林對於維持農業活動相當重要,當雨林砍伐超過極限,農業將因為雨林的消失而大幅度減產,對於當地而言無論在經濟還是環境上都是全盤皆輸。
・2013/05/17
由於海洋對於氣溫上升的反應有延遲現象,即便我們現在不再排放溫室氣體,海平面在未來數百年仍然會持續上升。
・2013/05/14
空氣污染讓各地政府頭痛,除了生理病痛的威脅,加拿大的研究發現空氣污染與居民的快樂程度有關,越差的空氣品質將導致更不快樂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