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李柏昱
李柏昱
81 篇文章・ 2 位粉絲
成大都市計劃所研究生,現為防災科普小組編輯。喜歡的領域為地球科學、交通運輸與都市規劃,對於都市面臨的災害以及如何進行防災十分感興趣。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3月 重設

・2014/03/19
2014年年初,迪士尼電影冰雪奇緣在台灣票房火熱,而現實世界中北半球也面臨一波波的暴風雪強襲美東、日本、韓國等地。生活在台灣的我們很難看得到艾莎大顯神威,冰雪女王的世界似乎是一個由雪花和冰所構成的無瑕世界。然而把這種美好遐想留給電影吧,現實總有些令人不愉快的玩意兒大煞風景,比方說總是讓人跌倒以及讓交通陷入混亂的凍雨(freezing rain),或者是比一般的雪更難清理的霰(sleet)。
・2014/03/19
在將近半個世紀後的今天,印度的霾害賦予了「幽黯」這個詞更為具體的意義:漫天黑霧籠罩古老的南亞次大陸,空氣汙染程度甚至更甚中國。
・2014/03/03
如果你是位愛吃海鮮的饕客的話,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這下將衝擊你的餐桌!海洋酸化如同氣候變遷的「邪惡雙胞胎」,將影響許多海洋生物的生存以致於人類的糧食安全。
・2013/03/22
即使你居住的地方離最近的大城市有數千公里之遠,它仍然會影響你居住地點的氣候。都市中的建築物、車輛產生的廢熱,會干擾大氣環流的運作,進一步使大範圍地區的氣溫受到影響,部分地區氣溫增減幅度甚至可達攝氏1度之多。
・2013/03/17
說到龍捲風,不難想到綠野仙蹤的故事裡,主角桃樂絲便是被龍捲風吹到了遙遠的奧茲國,展開一段奇幻旅程;在中國,也有文字學家猜測「龍」這個字便是古人驚訝於龍捲風強大的威力,而按照龍捲風的形象所創造,並進而成為中國人心目中的神獸。而在台灣,雖然頻率不高,但是每年偶爾仍會見到龍捲風出現的消息,為了更了解這種極具破壞力且神出鬼沒的災害魅影,我們邀請到台灣大學大氣系周仲島教授,為我們介紹龍捲風的成因以及目前用來「捕捉」龍捲風的重要儀器─都卜勒雷達。
・2013/03/17
台灣每年的11月至隔年3、4月,容易遭受來自中國的沙塵暴侵襲,城市籠罩在一片霧茫茫的白色沙塵之中,遠方景物模糊不清,新聞提醒老人與小孩盡量避免外出活動…。為了更了解這種「不遠千里而來」的自然災害,我們邀請到文化大學楊之遠教授與環保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朱雨其處長,深入淺出地介紹各種空氣污染物與沙塵暴的成因與威脅,以及面對這些飄浮在空氣中的威脅,目前是如何進行監測與預報呢?
・2013/03/17
「台北市平地累積雨量預計可達250毫米…」這樣的天氣預報想必不陌生,但是,這種明確告知會下多少雨的降雨預報可能會走入歷史。未來,「機率預報」將取代成為主流,告訴你「累積雨量到達250毫米的機率有80%。」到底什麼是「機率預報」?
・2013/03/01
2012年2月,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Chelyabinsk)地區發生百年來最大規模的隕石爆炸事件,震驚全球。隕石一直是地球的潛在威脅,人類是否已經具有足夠的觀測能力與技術,能夠化險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