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MathMenu.js
李柏昱
李柏昱
81 篇文章・ 2 位粉絲
成大都市計劃所研究生,現為防災科普小組編輯。喜歡的領域為地球科學、交通運輸與都市規劃,對於都市面臨的災害以及如何進行防災十分感興趣。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11月 重設

・2015/11/30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需要網際網路,網路塞車的現象將越趨明顯。為解決此一問題,愛丁堡大學哈洛德海斯(Harald Haas)教授想到,為什麼不用光線來傳輸資料呢?
・2015/11/30
美國加州旱象自 2012 年以來已持續三年,乾旱已經取代不動產市場以及交通問題成為矽谷茶餘飯後熱門的話題。加州人戲謔地以自家門前乾枯一片的草坪為榮,或是為翠綠的草地感到尷尬,並討論人工草皮在高溫下是否真的會臭氣難聞。儘管許多處理方法談不上什麼高科技,比方說把枯黃的草地染成綠色,然而,首波利用高科技對抗乾旱的方式正逐漸浮上檯面。
・2015/11/28
現代人已經被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寵壞了,透過智慧型手機,我們能立刻知道自己身處的位置、要去的地方以及如何到達。然而,GPS 在室內卻無用武之地,相信不少人都有過跟筆者類似的經驗,在迷宮般的台北車站不知身在何方,望著眼花撩亂的指標與出口,不禁感到徬徨無助,手機 GPS「無法定位」的訊息既幫不上忙,反而更增添無力感。室內定位系統(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s, IPS)將是所有「迷失於室內」的人的救贖,能即時定位人們的位置。作為當今最夯的科技發展項目之一,已經吸引了包含蘋果、三星、微軟、Google、IBM 等諸多手機與電腦大廠相繼投入。
・2015/11/27
只要提到「屎」,我們總是免不了會將之與噁心、威脅人類健康,不然就是與惡臭畫上連結,吃飯的時候更是絕不能提的大忌諱。然而這些被我們委婉稱之為穢物的玩意兒,在節能跟保護環境上的貢獻,或許將能稍稍扭轉大眾的負面觀感。2014年11月,一台完全由生物甲烷油(biomethane)驅動的「便便公車」在英國上路,帶來許多如何運用人類排泄物的想像。未來公車的油料來源將不再是現在會產生各式汙染物的汽油或是柴油,而很有可能是來自我們每個人每天例行公事如廁後的產物。
・2015/11/26
想像一下,未來走進家樂福或全聯超市,擺在面前的各種生鮮蔬果,可能不會再是美國的蘋果、澳洲的柳丁,或是日本的水蜜桃,農產品不再大老遠橫越半個地球來到你我的餐桌,而是來自只距離幾個街區遠的「垂直農場」。不論你喜不喜歡,這種情景可能不再遙遠。
・2013/11/27
超級颱風海燕在菲律賓造成的損害超乎想像,不過到底有那些因素讓海燕威力如此巨大?西北太平洋極佳的颱風生成條件,或許早就注定了這個地區的國家與人民,經常要面對超級強颱的威脅。
・2013/11/25
再生能源普遍面臨不夠穩定的問題,然而深層地熱發電在經過技術突破後,將能廣泛運用於地表各處,不再受限於地熱資源的分布限制,究竟深層地熱是如何進行發電?與之前的淺層地熱發電又有哪些不同?
・2013/11/25
最近各國在太空中再度展開競賽,研發太空太陽能成為新的戰場。未來直接從太空獲取未經大氣層削弱的太陽能量,這種酷炫的發電方法或許將是能源問題的解決方法之一?
・2013/11/15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2013年10月指出,現代科技諸如手機、社群網站的普及能顯著降低受災人數,手機app的推廣亦能提升政府救災效率,尤其是在貧窮國家。
・2013/11/13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與美國國土安全部最近合作開發了FINDER,一套能迅速找出受困於瓦礫堆中生還者的救災工具。從原先的太空應用至地表搜救,希望能在災害黃金救援時間中搶救更多寶貴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