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威 Portnoy_96
鄭國威 Portnoy
247 篇文章・ 1298 位粉絲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9月 重設

・2017/09/25
我們常說台灣人很重吃,而且我們的確也有獨特的飲食文化,但吃不只是結果,而是抉擇。每次決定吃什麼、怎麼吃,就像投票一樣,而這本書著實讓我在每次投票前都能更清楚自己為何而投,很高興我的舌頭未來將比我更能善盡公民義務。
・2017/09/08
陳良基成為科技部成立後第四任部長,上任後力推人工智慧,同時也接手處理諸多棘手挑戰,包括研究誠信爭議、高等人才流失、以及科技部定位模糊等。
・2016/09/07
透過手機 App 捕捉稀有的 PokeMon 很好玩,但真實世界的珍稀物種更需要你我的關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最近在夏威夷舉辦世界保育大會,公布了最新的調查結果,如今西部跟東部兩種大猩猩以及四種大猩猩亞種全都加入了極危物種清單,離野外滅絕就差一步。
0
0
・2016/09/05
科倫(Cullen)與羅姆勒斯(Romulus)看起來只是兩隻尋常的小狗,雖然長得很像,但實在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畢竟同一胎出生的小狗通常都長得很像,但牠們卻是科學文獻中首度紀錄的狗狗同卵雙胞胎。
0
0
・2016/09/03
除了在機場海關以外,刷臉當通關密碼在一般的 3C 產品中越來越流行,許多手機跟筆電都內建了相關的程式,感覺起來是個衛生、快捷的好方法。不過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的研究者發現,透過某種 VR 易容術,要騙過這種安全系統並不難。
0
0
・2014/09/26
泛科知識的核心是作者與各位,再外一圈才是編輯跟營運團隊,我們將持續以社群驅動的高品質知識網站為主軸,逐步跨足科學跟科技以外的知識領域。我們要讓專業者獲得應有的重視,並扭轉媒體崩壞與網路農場文氾濫的悲催下旋。我們不是要提供知識,而是要讓更多人跟我們一樣,重視知識的品質,追求高品質的知識,理解與參與知識的循環。
0
0
・2013/09/26
復仇是甜美的,復仇的故事也總是最能吸引觀眾。好久以前的《包青天》或是許多熱門的本土劇、韓劇,都以復仇為戲劇的主軸。復仇需要縝密的計畫、深藏不漏的心機,若能像半澤直樹這樣加入專業領域知識來包裝,往往會比單純的反擊更好看。而事實上,由銀行員來演出復仇故事可能是絕配,因為人類演化出的復仇機制就是一個縝密計算的過程。
・2012/09/14
當然,媒體可以不相信官方說法,找出真相,證實情況更為嚴峻。但是既然媒體都完全引述官方說法跟數據,那誇大就是不應該的。
・2012/09/13
最近今周刊上一篇「清大高才生淪為澳洲屠夫」的文章在網路上廣傳。沒看過的可以先看一下,但我很好奇,文章沒有提到專業需求,是真的不需要專業嗎?不需要先學一些解剖、動物學、畜牧學、食品衛生處理等知識嗎?
・2011/09/28
根據今日多家台灣媒體報導,Google已經買下彰濱工業區15公頃的土地,預計投入1億美金要打造東亞的資料中心。除了彰化以外,新加坡跟香港也都會分別建立資料中心,滿足不斷擴大的亞洲市場跟雲端服務使用者跟企業。在我的網路圈中看見不少朋友爭相走告,傳播此一「大好消息」。現在,在假設媒體報導為真的前提下,我們就來分析一下Google的資料中心來台到底是好還是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