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今年 8 月,公布了第六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IPCC AR6),指出工業革命後,過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對地球環境造成嚴重危害。自 2000 年以來,溫室氣體排放與暖化不斷加速,更使得全球升溫 1.5℃ 的情況提前到來,若要在 21 世紀末之前限制升溫程度,經濟發展與能源使用需要徹底轉型,而唯一可能的路徑為「2050 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今(2021)年 8 月 9 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IPCC)公布由第一工作小組完成的第六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第一冊(Sixth Assessment Report, AR6 WGI),統整了氣候科研團隊自 2013 年發布的第五次報告(Fifth Assessment Report, AR5)以來,對過去、現在、未來氣候變遷的進一步理解。
IPCC在 1992 年發布第一次氣候科學評估報告(First Assessment Report, FAR)後,啟動研究循環機制,每隔幾年便會發布一次氣候評估報告,並將每一次報告稱為一循環(cycle),在每次評估報告發布後,就啟動下一循環的科研結果統整,並於適當時機發布特別報告。第六循環於 2015 年啟動,最終成果為 AR6。而在 2015 到 2021 年間,IPCC 還發布了 1.5°C 全球暖化特別報告(Global Warming of 1.5°C, 2018)、氣候與陸地特別報告(Climate and Land, 2019),以及變遷氣候中的海洋與冰雪圈特別報告(The Ocean and Cryosphere in a Changing Climate, 2019)。這 3 份報告,再加上最新的研究成果,成為了 AR6 的主要內容。
AR6 第一工作小組釋出的報告,在全球引起了海嘯般的反應。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從各國政府、企業、新聞媒體到廣泛大眾,皆意識到問題的嚴重程度。這份報告揭露的關鍵資訊整理與詮釋如下:
科學研究證實,全球暖化的全面衝擊正持續發生。
這些現象包括:200 萬年來最高的二氧化碳(CO2)濃度、2000 多年來最嚴重的冰河退縮、破 1 萬 2500 年紀錄的近 10 年全球氣溫、比過去 3000 年任何時期都快的海平面上升速度、比過去 1000 年任何時期都小的夏季北極海海冰面積、自上個冰河期約 1 萬 8000 年前)以來最快的海洋暖化速度,以及 2 萬 6000 年以來最嚴重的海洋酸化。
這些不斷破紀錄的現象,都與工業革命以來過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關。在過去近 100 萬年期間,地球經歷多次冰期(glacial period)與間冰期(interglacial period),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約在 200~300 ppm 間擺盪。而在工業革命後,人類排放出越來越多二氧化碳與其他溫室氣體,例如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氟氯碳化物(CFCs)。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口劇增、糧食增產、工商業快速發展,更導致溫室氣體的排放速度以幾何級數般增長,在去(2020)年,其濃度已經高達 414.24 ppm。
人為溫室效應所吸收的多餘熱量,約 90% 儲存於海洋,海水因此暖化且膨脹,再加上近年來日漸明顯的陸冰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速度越來越快,甚至發生海洋熱浪(ocean heat wave)事件。全球暖化也使夏季北極海海冰覆蓋面積大幅減小,且厚度變薄。海洋吸收二氧化碳是地球系統重要的去碳機制,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持續攀升,使海洋吸收了更多二氧化碳,海洋 pH 值下降,酸化的海水間接衝擊海洋生態,暖化已經影響整個地球系統。
無論哪種排放情境,1.5℃ 升溫已經無法避免。
1.5°C 升溫的情境,其實在之前 IPCC 的報告中,就已經推估遲早會發生,但西元 2000 年以來,加速的溫室氣體排放與暖化,將使得 1.5°C 升溫提前到來。在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每年發布的十年氣候預報中,去年就曾提及 1.5°C 升溫可能在 2021 至 2024 年間發生。而 AR6 報告指出,只有在溫室氣體的最低排放情境下,全球溫度才會在本世紀中達到 1.6°C 升溫,然後再開始緩慢下降,而在其他排放情境,都會使溫度持續上升。在最高排放情境下,20 世紀中的升溫約 2.4°C,世紀末則可能高達 4.4°C。
近年來,極端豪雨、乾旱、熱浪、野火在世界各地頻傳,且熱浪不只發生在中緯度陸地,也發生於北極圈內與南極洲邊緣。近期,格陵蘭高地冰川也罕見發生降雨。至於以往,在秋季才會於美國加州發生的野火,提早至 6 月發生,範圍更擴及美國西北部與加拿大西岸。許多研究發現,這些極端現象的頻繁發生與暖化有關。當空氣溫度愈高、空氣中的可含水量越高,一旦發生降雨時,可降下來的雨量便會增加,且水蒸氣凝結成水時釋放出的潛熱,更進一步強化天氣系統,降下更多的雨,形成惡性循環,造成破紀錄的豪雨事件。
想避免 1.5℃ 升溫,可排碳量所剩不多。
最低排放情境與最高排放情境,在 2100 年對地球的相對影響如下表。根據下表數據顯示,高排放情境的影響,分別是低排放情境的 3.1、3.5、2、8 倍。如同前述的劇烈天氣,即使在最低排放情境中,情況仍然會惡化,但是相較於高排放情境,衝擊會小很多,相對容易調適。報告估計,如要避免暖化超過 1.5°C,只能再排放 400 Gt(gigatone)的二氧化碳。以目前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約 36.4 Gt 來計算,大約再過 10 年,二氧化碳的總排放量就會超限。
最低排放情境 | 最高排放情境 | |
溫度變化 | 上升 1.4℃ | 上升 4.4℃ |
全球年平均雨量變化 | 增加 2.4% | 增加 8.3% |
全球海平面高度變化 | 上升 0.38 公尺 | 上升 0.77 公尺 |
9 月北極海海冰面積變化 | 減少 2.4×106 平方公里 | 減少 0.3×106 平方公里 |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21 世紀末升溫仍有機會不超過 1.5℃。
IPCC-AR6 報告指出,在 21 世紀末之前,仍有可能限制升溫程度在 1.5°C 以內,但經濟發展與能源使用需要徹底轉型。而唯一可能的路徑為「2050 淨零排放」,從大氣中捕捉二氧化碳,並將它儲存於森林、土壤、地層、海洋。去碳行動包括復林與植林、改造土壤增加吸碳量、發展生質能捕集二氧化碳,並封存於地下、強化海洋生物吸碳能力、從空氣直接捕捉並封存等。
即使達到了淨零碳排,溫度還是會持續上升,這是因為減少碳排的同時,也降低了氣膠排放,而氣膠整體而言有降低地表溫度的作用。亦即,減少碳排的降溫效果,有一部分會被氣膠濃度下降的增溫所抵銷。唯有在 2020 年代,讓所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迅速減少,而且在 2050 年達到淨零排放,方能讓全球溫度在 21 世紀末不超過 1.5°C。
AR6 第一工作小組的報告,是有史以來結論最明確的,更指出了人為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衝擊已經無法避免。即將於明(2022)年初公布的第二工作小組報告,將更明確指出不同排放情境下的全球暖化衝擊、地球系統脆弱度,以及所需調適作為。第三工作小組報告,則將指出應有的氣候變遷減緩作為,如何有效的快速減排與去碳。
能避免巨大衝擊的時間越來越有限,人類已經走向不歸路,僅能採取所有可能的行動,調整人類社會的運作方式,降低衝擊。危機也能是轉機,適當且必要的調整,或許能開創出嶄新的、有朝氣的永續循環人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