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頸硬叩叩,你的身體在抗議啦!圖/pixabay
對於許多久坐辦公桌前的上班族來說,因為長期職業傷害所導致身體大大小小的不適症狀,已經造成生活上的困擾。根據 2018 年勞工保險局職業傷病給付排名,以手臂肩頸疾病、職業性下背痛位居前兩名。
手臂肩頸疾病:長時間的固定作業模式,導致肩頸上抬困難。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坐在電腦前一個下午,奮力趕完最後一個專案,好不容易完成了,想要站起來伸個懶腰、大吐一口氣,釋放所有壓力時,由後臂往前臂竄的痛楚,夾帶著緊繃、疼痛,甚至痠麻而來。
職業性下背痛:長時間、習慣性的工作模式,加上姿勢偏移引發腰的抗議。
有算過你一天坐了幾小時嗎?從早上八點進到辦公室,就沒有停下手中的鍵盤跟滑鼠,緊盯著電腦螢幕,還要隨時接聽突然打岔的電話。這樣的一天可能要持續到晚上八、九點才能稍微歇息,滿身疲憊地離開公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由上述可知,久坐辦公桌前的上班族是暴露在職業傷害的高風險族群。然而因為必須工作、請假不易,再加上復健療程耗時,及無法持續追蹤等因素,常使得不適症狀延誤或加重,最終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以下舉出對於上班族肩頸不適,姿勢調整的主要思路:
另外,身體有輕微的肌肉痠痛等不適時,也可以搭配物理治療的評估流程:覺察、動作、癒合三步驟,來為自己調整姿勢。
上述三步驟的問題與指令如下:
針對肩頸不適,可以參考幾個輕鬆的舒緩動作以緩解不舒服的狀況:
身體有不適症狀的上班族,常已經一忍再忍、忍到不能再忍才去就診。毛病日積月累,從醫院出來後,又怎麼可能 3 到 5 天就能夠將疼痛與不適完全甩掉呢?小問題拖成大病號,是上班族最深層的困境。持續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態,應用物理治療的「覺察」,才能改善這樣的不適。
作為物理治療師,我將小時候喜歡畫圖的興趣跟物理治療的理論結合,在網路上以「小人圖」分享健康相關的資訊。從2016年的9月起,更開始嘗試用遠距的方式,回答有關身體的問題。這也開啟了我的粉絲頁「小人陪你愛健康 您的健康小幫手」以網路提供姿勢建議的開端;如果有相關需求也歡迎大家追蹤詢問喔。
View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