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鑑識科學誕生 │ 科學史上的今天:06/21

phtot credit: wikipedia, Fingerprints taken by William James Herschel 1859-1860.jpg

達爾文當年收到華萊士寄自東南亞的麻六甲群島的一封信,才促使他整理塵封已久的手稿,出版了影響深遠的《物種源始》。多年以後,生命僅剩兩年的達爾文又收到一封來自日本的信,老邁的他已無心力了解,於是將信件轉寄給表弟高騰(Francis Galton, 1822-1911),沒想到因此又促成了另一個影響深遠的學科──指紋辨識。

寄信給達爾文的是到日本協助建立現代醫院的英國醫生佛德斯(Henry Faulds)。他於 1880 年寫給達爾文的信中敘述他在日本多年的發現:指紋因人而異,可用於標記個人身份,甚至可以區分人種。佛德斯苦等不到回音後,將自己的創見寫成論文投稿到《自然》科學期刊發表。沒想到著名的天文學家赫歇爾之子,威廉 · 赫歇爾(William Herschel)立刻投稿《自然》予以打臉,聲稱他派駐印度時用指紋管理已超過二十年,包括規定民眾立約以及囚犯入獄都須按捺指紋;意指這並非佛德斯的創見,而且他不認為指紋可以區分人種。

佛德斯與赫歇爾後續的筆仗並未引起太多關注。達爾文轉寄給高騰的信也未立即勾起他的興趣,畢竟高騰當時已是著名的統計學家、人類學家、遺傳學家與地理學家,有諸多研究要作。八年後,高騰接受委託評估法國警官伯提昂(Alphonse Bertillon)所提出標示嫌犯的方法──依臉部輪廓與手腳長度予以分類,才想起來佛德斯這封信。

1888 年的今天,《自然》刊登了高騰所寫的《個人識別與描述之一》,這是他轉向研究指紋的首篇文章,標誌了以系統性的科學方法分析指紋的起點。有趣的是,高騰的指紋資料就是來自於赫歇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無論是佛德斯或赫歇爾,他們雖然發現指紋可用於身分識別,但他們都未建立一套科學系統;否則要追溯的話,中國古代更早就習慣在訂立契約時按捺指紋為憑了。高騰將其統計學上的專長應用在指紋研究上,他將指紋紋路分為八大類型,其下再細分各種特徵,建立了一套指紋分析法,並計算出兩人指紋相同的機率只有 640 億分之一。1892 年,阿根廷警方讀了高騰的著作後,率先建立世上第一個指紋專責單位,並在同年就憑著現場留下的一個血指紋,偵破一件家庭命案。蘇格蘭場與紐約警方也分別自 1901 與 1902 年起設立專局,用指紋辦案。

如今指紋的分析方法與採集技術已遠遠超越當年高騰發明的方法,應用範圍更從警方的刑事鑑定擴及到一般民眾的日常生活,但無論如何演變,所依據的仍是高騰率先引進的統計學方法。「相關係數」與「向平均數回歸」這兩項重要的觀念正是高騰的創見呢!

 

 

本文同時收錄於《科學史上的今天:歷史的瞬間,改變世界的起點》,由究竟出版社出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瑞棋

1987年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1992年取得美國西北大學工業工程碩士。浮沉科技業近二十載後,退休賦閒在家,當了中年大叔才開始寫作,成為泛科學專欄作者。著有《科學史上的今天》一書;個人臉書粉絲頁《科學棋談》。

View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