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戴耳機聽音樂,感覺聽力未老先衰?你不可不知的隱形聽力損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楊又臻|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研究助理

由於行動裝置的普及,通勤時身邊的人戴著耳機聽音樂或追劇儼然成為習以為常的風景。圖/ @ Pxhere

6月的時候,歌手彭佳慧透露,演出時她都會戴著入耳式耳機麥克風,拿下後會感到暈眩,但只要稍作休息就會好轉。她也表示,現在和朋友一起聽音樂,當她覺得音量剛好時,朋友卻會覺得音量太大(李志展,2017)。聽到他這麼說你也心有戚戚焉嗎?那你可能也要小心「隱性聽力損失」了!

耳機族小心!你不可不知的聽力損失風險

在日常生活裡,哪些事情其實是聽力退化的幕後黑手呢?

除了常被提及的職業性噪音之外,由於行動裝置的普及,通勤時身邊的人戴著耳機聽音樂或追劇儼然成為習以為常的風景。也因為耳機的不當使用,近年來娛樂性活動產生的噪音亦成為影響聽力的一大主因。許多人都輕忽了過大音量對耳朵可能產生的傷害,直到有一天突然發現聽得不太清楚時,聽力變化早已悄悄發生……我們普遍以為後天聽力損失(或簡稱聽損)是年長者的特徵,然而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約有 11 億的年輕族群因不當使用個人音樂裝置(含智慧手機)而面臨聽損的風險(WHO,201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 BY Myriams-Fotos @ Pixabay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 18–65 歲的勞動人口中,輕至中度聽損者有 151,579 人[註1],佔總聽損人口的四分之一(衛生福利部,2015)。另外WHO 也提醒,應透過提高對聽損風險的認識,以減少過大音量帶來的影響;並鼓勵使用個人防護裝置,例如隔音耳罩、耳塞等,來保護自己的聽力(WHO, 2015)。

在聽力損失前,我們的身體發生了什麼事?

美國致力於噪音與聽損研究的學者 Sharon Kujawa 和她的研究團隊也在 2009 年發現(Kujawa & Liberman,2009),早在明顯的聽損發生之前,有一個隱密的變化正在發生,那就是──耳朵裡的毛細胞和聽覺神經纖維中間傳遞資訊到大腦的通訊悄悄中斷了。因為路徑中斷不會立刻在聽力檢查時被檢測出來,所以這樣的情況被稱為「隱性聽力損失(Hidden Hearing Loss)」。

關於聲音傳遞路徑中斷形成「隱性聽損」的原因,目前研究提供了兩項可知的原因:

  1. 神經突觸(synapses)的損失。
  2. 神經髓鞘(myelin)的損失。
提高對聽損風險的認識,以減少過大音量帶來的影響;並鼓勵使用個人防護裝置,例如隔音耳罩、耳塞等,來保護自己的聽力。圖/BY alags @Pixabay

隱形殺手一號:神經突觸損失

關於突觸損失的研究:2009 年時,Kujawa 和她的團隊在實驗中將 16 週大的公小鼠暴露在 8,000–16,000 赫茲、100 分貝的噪音之中 2 小時,結果發現公小鼠的聽力閾值[註2]輕微升高,其後完全回復。然而再過 24 小時之後,儘管內耳中的聽覺接收器──毛細胞,都仍存在且恢復正常功能,但可以看到快速、廣泛且不可逆的突觸損失。研究者後續觀察這批公小鼠 2 年,也發現牠們的耳蝸神經元在隨後的 2 年之間呈現累加性的喪失(Kujawa & Liberman,2009)。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也就是說,一旦突觸損失,就會像變了心的女朋友,回不來了……而且即使目前聽力回復正常,耳蝸神經元損失會也在突觸損失後數年內發生。

 

突觸與髓鞘示意圖(修改:雪旺氏細胞修改為許旺細胞、郎飛氏結修改為蘭氏結)。 圖/作者修改自 wikimedia commons

那麼,突觸究竟是什麼呢?突觸是神經信息傳遞的關鍵部位。在內耳毛細胞將聲波震動轉換成化學訊號後,會使聽神經的突觸端釋放神經傳遞物質麩胺酸(glutamate),而麩胺酸會繼續與聽神經纖維末梢上的受體結合,引發電生理訊號,並經由聽神經進入腦幹,最後抵達大腦聽覺皮質,使我們聽到聲音。在這個訊號傳遞的過程中,只要突觸遭到破壞,與之連接的聽神經纖維也將不再對聲音刺激做出反應。

研究者也指出,過量的噪音會讓突觸受損。神經末梢的腫大和破裂,可能是由於突觸受到過度刺激,釋放過量的麩胺酸所致(Liberman, 2015),而過量的麩胺酸釋放會導致興奮毒性(excitetoxicity),引起興奮性神經細胞死亡,進而導致隱性聽力損失。

隱形殺手二號:神經髓鞘損失

另一個可能造成隱性聽力損失的原因則是:今年密西根大學研究人員利用小鼠實驗發現了髓鞘損失與隱性聽損的關係(Wan & Corfas,201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什麼是髓鞘呢?髓鞘是包裹在神經軸突外部的物質,由許旺細胞(Schwann cell)層層包覆所組成,髓鞘與髓鞘中間由蘭氏結(nodes of Ranvier)隔開。這樣講好像很抽象,但或許你可以把許旺細胞想像成保鮮膜,神經軸突則是它的紙筒,那麼被捲了很多層的保鮮膜就是髓鞘。髓鞘富含脂質,有修復、支持、保護神經元及絕緣的作用。由於這層絕緣層阻止電流通過細胞膜,神經傳導必須由蘭氏結跳到另一個蘭氏結,形成跳躍式傳遞。因為跳躍式傳遞速度每秒約 120 公尺,較無髓鞘的神經元傳遞速度(每秒 0.5-2 公尺)快很多,讓我們可以很快聽到聲音作出反應。

因此,當 Wan & Corfas(2017)使小鼠聽覺神經中的髓鞘受損,便會造成急性去髓鞘性疾病。他們發現,儘管髓鞘在幾週之內再生,但神經末梢的結構依然受損;也就是小鼠仍發生永久性的隱性聽力損失。

吵雜環境自我檢測,讓隱性聽力損失現形吧!

 

使用個人音樂設備時,應避免將音量調整至最大音量的 60% 以上,且一段時間後也需要讓耳朵休息一下。圖/BY kaboompics @Pixabay

隱性聽力損失,有一個特別的外顯特徵,就是「在吵雜環境中會聽不清楚」。先前說過連接毛細胞和聽神經的突觸損失後,緊接著聽神經就會逐漸喪失。Liberman(2015)指出先行研究也顯示,一直到聽神經喪失達 80% 以上,才會影響到聽力檢查的結果。所以研究者推測,聽神經纖維損失不一定會影響偵測聲音的能力,卻很容易讓人在吵雜的環境裡無法聽清楚別人在說什麼。

舉例來說,與朋友在熱炒店聚會時,發現朋友間都聽得清楚彼此的說話內容,只有自己聽得不太清楚,有時還要朋友不斷重複說過的話,可能就是隱性聽損的徵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無論多老也想聽到你說話

無論多老也想聽到你說話。圖/ @ Pxhere

發生在聽損之前的突觸損失會隨著年齡逐漸發生,也會在接觸高分貝聲音之後突然發生。在耳朵沒有防護的情況下,直接暴露在140 分貝以上的聲音環境時,音壓所產生的能量會對耳朵產生永久性的撕裂傷害,造成聽力損失。雖然一般人通常不太可能直接暴露於這麼高音量的噪音,然而要注意的是,有研究指出即使是較小的音量(75-110 分貝),只要是長時間暴露,10 年後聽力損失最高可超過45分貝(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1996)。

依據 5 分貝規則(又稱 5 分貝減半率),音量每增加 5 分貝,容許暴露時間需減半(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2014)。因此,使用者便能按照這個原則推估使用時間。例如,在 90 分貝的音強下,暴露時間不得超過 8 小時;而 95 分貝的音強時,暴露時間不能超過 4 小時,否則將對聽力產生不可逆的負面影響。

回想一下,當你在環境噪音較大的地方使用耳機,是否會調高音量來蓋過環境音?搭乘捷運或公車時環境的噪音約在 80 分貝,為了把音樂聽清楚,使用者常不自覺地把音量加大,長期下來將讓我們耳內的毛細胞與突觸逐漸損傷,形成噪音性的聽力損失。

WHO 提醒,使用個人音樂設備時,應避免將音量調整至最大音量的 60% 以上,且一段時間後也需要讓耳朵休息一下。聽力研究者 Owen Brimijoin 也建議,使用較高品質的耳機可以保護耳朵,因為廉價的耳機低頻音傳輸功率不足,當為了聽清楚音樂而把音量轉高時,同時也會增加高頻音的音量,而這也是摧毀聽力的危險因子(Luisa Dillner, 2014)。有些人認為使用隔音效果較佳或是具有降噪功能的耳機便是萬無一失,但還是要時刻提醒自己避免無意識地把聲音開得太大聲,才能真正降低聽力損傷的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我們的耳朵約在 45 歲之後會開始慢慢老去,為了在老去之後仍能聽到彼此的喁喁細語,日常使用耳機時更該注意上述的保健措施,留意聽損發生的前兆,才能有效避免老化以外的噪音性聽損。

圖/BY fbhk @ Pixabay

 

註釋

  • [註1]:噪音引起的聽損,較少直接造成重度至極重度的聽力損失,通常低音頻約在40分貝以下;高音頻則在70分貝以下。(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1996)另外,由於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並未細分出中重度聽損,故本文僅計算至中度聽損之勞動人口。
  • [註2]:「聽力閾值」(hearing threshold)是在聽力檢測時,所能聽取之最小音量。聽力閾值愈低,表示能聽到的音量愈小,也就是聽力愈好。

文獻來源

  1. 100-104年障礙人口調查(2015)。台北市:衛生福利部。
  2. 李志展(2017年06月01日)。彭佳慧關懷聽障自曝聽力受損多年暈眩。蘋果日報。
  3. 潘震澤(譯)(2015)。隱性失聰(原作者:Liberman, M. C.)。科學人雜誌(62-67)。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2015)
  4. 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2014)。台北市:勞動部。
  5. 職業性聽力損失診斷認定參考指引(1996)。高雄市: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
  6. Dillner, L. (2014). Will headphones damage my hearing?
  7. Kujawa, S. G., & Liberman, M. C. (2009). Adding insult to injury: Cochlear nerve degeneration after “temporary”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9(45), 14077-14085.
  8. Wan, G., & Corfas, G. (2017). Transient auditory nerve demyelination as a new mechanism for hidden hearing loss.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9. WHO. (2015). 1.1 billion people at risk of hearing los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雅文基金會提供聽損兒早期療育服務,近年來更致力分享親子教養資訊、推動聽損兒童融合教育,並普及聽力保健知識,期盼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埋下良善的種子,替聽損者營造更加友善的環境。

View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