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有創意慧眼還需新工具:差點發現病菌的東方《溫疫論》與西方產褥熱研究──〈談科論幻話創意〉

葉李華
・2018/08/02 ・1785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32 ・七年級

  • 文/葉李華

自成體系的中醫理論

《異種人生》是倪匡的晚期作品,故事主人公是業餘中醫師,他發明了一種安神助眠的方劑,不但能讓人沉睡數日,還會進入彷彿另一種人生的夢境。書中將這種湯藥稱為「黑甜湯」,一來明指它又黑又甜,二來暗扣「黑甜之鄉」這句成語,如此貼切的名稱,也只有博學多聞又創意無限的倪匡想得出來。

由於本書以中國傳統醫藥為主軸,倪匡找了一個適當的段落,正經八百地提出自己對中醫的看法:

我主要想說明的是中醫自有一套完整的理論,而根據這套自成系統的理論來解釋人體、醫治疾病。這套理論和西醫的理論完全不搭家,一點關係都沒有。最原則的分別是中醫理論根本不認為疾病是由病菌引起,中醫理論中沒有細菌這回事,病因只和身體內的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有關。

雖然倪匡說得斬釘截鐵,想必還是有不少人好奇,中醫理論難道真的沒有細菌一席之地嗎?在回答這個嚴肅的問題之前,先講個輕鬆的小故事:據說,當年米開朗基羅看到一塊不怎麼起眼的大理石,居然立刻驚呼:「先知摩西在裡面,我要將他釋放出來!」不久之後,他果然完成〈摩西〉這個不朽名作。

米開朗基羅不是 Superman,想必沒有透視能力,他之所以看得見困在大理石中的雕像,自然是以心眼窺探的結果,這也正是藝術家與工匠之間的差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心眼察覺病原的《瘟疫論》

中醫對於疾病自有一套理論 圖/mac8739@pixabay

回到正題,且說傳統的中醫理論,如《黃帝內經》或《傷寒論》,認為致病的原因共有六種(風、寒、暑、濕、燥、火),統稱為六氣或六淫。六氣的觀念可說深入中華文化的骨髓,例如我們隨時可能聽到某人「傷風了」或「上火了」。更有趣的是,這六個字甚至滲透到中譯的西醫名詞,「腦中風」和「中暑」都是典型的例子。

這個根深柢固的六氣理論,在明朝末年終於受到挑戰。

挑戰者是一位特立獨行的醫家吳有性 (1582-1652),他根據多年的行醫經驗,大膽假設某些疾病無關乎什麼風、寒、暑、濕……而是源自一種「異氣」。在那個欠缺現代儀器的時代,吳氏以心眼仔細觀察這種病原,得到令人驚嘆的準確描述,包括認定「異氣」是從口鼻鑽入人體。因此,只要稍加瀏覽他的《溫疫論》,你很容易說服自己相信「異氣」就是微生物的代名詞。

可惜異氣理論當時就不見容於主流,在吳氏死後更是成為絕響。雖然有人認為清朝的溫病學派大致繼承他的學說,但嚴格說來只是神似而已。因此倪匡說中醫沒有細菌這回事,基本上完全正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差點發現細菌的產褥熱研究

圖/Sanjasy@pixabay

吳有性過世後兩百年,西方醫學史上出現一個「乍看之下」相當類似的例子,很適合當作對照組來討論。

這次的主角是匈牙利籍醫生塞麥爾維斯 (I. Semmelweis, 1818-1865)。塞氏從醫學院畢業後,在一家大型醫院的產科工作,那裡的產婦死亡率有個明顯趨勢──由醫師接生所導致的死亡率,始終是助產士接生的兩三倍。塞氏認為必定事有蹊蹺,經過多方查證,終於得出一個結論:

醫師和助產士最大的不同,在於醫師經常進行病理解剖,因而從屍身上沾染了病原。這種病原光用肥皂洗不乾淨,導致醫師在接生時感染了產婦。

雖然塞氏並未猜對這種病原的本質,但就傳染方式與途徑而言,他的假設已經相當正確。可惜在塞氏有生之年,他的學說(由於證據不夠充分)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否則會有更多的產婦逃過枉死的命運。

塞氏的經歷看似與吳有性頗為接近,其實有著本質上的不同。道理很簡單,吳有性生在沒有顯微鏡的時代,才不得不發揮「見人所不見」的創意。然而兩個世紀後的歐洲醫學界,顯微鏡已經逐漸成為研究工具,塞氏若肯擁抱先進的科技,大有可能比法國的巴斯德早十幾年提出完整的細菌學說,而不是弄得一個不上不下的局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拒絕與時俱進,無異於自廢武功,縱使發揮再多的創意也是枉然!

  • 本文同時刊載於《科普時報》專欄「談論幻話創意」,原文標題〈慧眼與心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葉李華
7 篇文章 ・ 1 位粉絲
1962年生於高雄,曾任交大科幻研究中心主任,現為自由作家;致力推廣中文科幻與通俗科學近三十年,成功過,失敗過,唯獨從未放棄過 …… 專欄:談科論幻話創意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