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0

文字

分享

1
0
0
評論 回應:登入元宇宙

我們早已《登入元宇宙》

鄭國威 Portnoy_96
鄭國威 Portnoy ・2022/07/04 ・986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評論由科夥伴自行發表,相關內容遵守會員內容發表規範與責任,此刊登內容泛科學編輯部並未干涉。

講起來雖然矛盾,但只要出現一個值得炒作的科技新詞,就會霎時出現一大堆書名中冠上新詞的新書,來搭上也幫助炒作一波,就算出版界往往是這些科技新詞最不屑一顧,甚至會順手毀滅的產業。「元宇宙」就屬其一。

元宇宙的書在短時間內出了一堆,我也翻看了其中多數,趨勢類的多半像維基百科條目,先回顧網際網路史佔去3/4篇幅,然後才開始陳述一些出版後馬上就過時的大廠動態;技術類的大多只是硬搭元宇宙,其實就是講遊戲開發或區塊鏈。雖然各有價值,但是不太符合我的需要。我想讀的元宇宙專書,是能幫我建立思考框架、提供觀點、視角的書,而《登入元宇宙》非常接近我的需求

《登入元宇宙》是今年五月出版的新書,作者是金相均教授,任職於韓國知名的私立名校慶熙大學。與其說他是元宇宙專家,不如說他就是一位網路專家,領域橫跨工業、教育、遊戲、認知心理等,基本上跟我以前唸電訊傳播時學的一樣。我在讀本書的時候感到特別親切,覺得跟作者有共通語言。

作者沒有往前回溯一堆我不需要讀的網際網路史,也沒有深入計較還在快速演變的遊戲或區塊鏈技術,他根據 ASF (Acceleration Studies Foundation),將元宇宙分成四類來討論,分別是「擴增實境世界、生活日誌化世界、鏡像世界、虛擬世界」,每一個 Part 以十數篇、各篇兩千字左右的文章組成,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個主要的案例跟論點,許多來自於心理學研究跟理論,論述很「符合我的偏見」(也就是我覺得寫得很好)。如果你也是網路老手,光是掌握這四個分類其實就夠了。

接著他再以兩個 Part 分別對十家知名韓國企業(三星、LG、Kakao等)提案「元宇宙可以怎麼玩」,以及討論「元宇宙的負面影響」。感覺整本書像是作者原本在某處連載的專欄文章集結,經過編排呈現出整體感,單篇看也沒問題,這格式也讓本書沒有浪費文字故作高深的問題,對於元宇宙這個還在展開的題目其實是剛好。

對我來說,因為知識水準沒有差太多,讀這本書像是跟一位韓國同業在對話,能從他那聽到許多韓國有趣的案例跟觀點。讀完本書,我覺得韓國可能會是全世界最早進入元宇宙的國家,並且引領世界跟隨,立下眾多基礎建設的標準。

Metaverse 元宇宙象徵著下一個網際網路的階段,但由於臉書母公司 Meta 很明目張膽地把這個詞佔據了,因此有可能我們會看到許多競爭詞出現,例如已經很有競爭力的 「WEB3」,但如果不是為了行銷,其實乾脆繼續用網路就好,因為核心並沒有改變,階段與階段之間其實沒有階也沒有段,我們一直都在其中。

評分:9.0/10

相關標籤: 資訊科技
所有討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