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6月 重設

・2016/06/15
由美國聯邦政府食藥署委託國家毒物計畫團隊實施,耗資兩千五百萬美金、歷時兩年的手機電磁波動物實驗研究,於上個月釋出初步結果。研究團隊發現,曝露在手機電磁波下的實驗鼠罹患特殊腫瘤的比例比未曝露者高。這消息一公佈,很多反電磁波團體都為之振奮:因為這個研究可說是目前為止在實驗設計上涵蓋範圍最全面的動物實驗。於是「手機電磁波致癌的證據找到了」成了各家媒體的震撼標題。
・2011/06/02
離子射線會破壞DNA分子,導致癌症發生。行動電話發出的「非離子射線」(non-ionizing radiation)強度並不足以破壞DNA分子,雖然有幾個研究指出可能的致癌機制,但只有少數確定的證據。Baan提到:「大部分的研究都有瑕疵,但少數的研究指出非離子射線會有間接的效應,增加已知致癌物的作用。如果我們把『非離子射線』列入『無法分類名單』,可能有些人會誤以為沒有致癌風險,我們不認為這樣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