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5月 重設

・2019/05/07
我們必須思考如何在新技術所帶來的進步中,保有人類的主動性,或者說,如何在機器年代中當個人。
・2016/05/24
「所謂的大數據,並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去認定到底多大才是大數據。十年前電信公司和基地台所蒐集的數據其實也不少,而未來的資料量也會更多,到底誰是大是小呢?可以確定的是,資料量小也有資料量小的作法,而當資料越多,則能提供資料科學更細緻分析的材料來源。」東吳大學數學系的助理教授吳牧恩。
・2016/05/24
如果無法先決定什麼問題適合用大數據來解決、一個問題適合由哪些數據來回答,有運算再快的電腦或是再高效的演算法都派不上用場。
・2015/05/15
當社群媒體逐漸融入日常生活,社會科學家們開始關心社群媒體對網路民眾可能造成的影響。雖然網路有助於人們看到更多元化的資訊,但是社群媒體獨有的運算機制(algorithm)卻可能選擇性地決定民眾看到的資訊內容,而著名的「過濾氣泡現象」(Filter Bubble)和「回聲室效應」(Echo Chamber)也應運而生 。是用戶還是演算法該為這樣的現象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