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9/11/30
一九八○年代,核子冬天理論問世,在當時的確促使冷戰中的美國與蘇聯改變策略,減少核武,但這並不代表核子冬天的威脅就此遠去。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仍有部分國家政治關係緊張,並視僅存的核武為國防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然而光是這樣的少數,若發生核戰依舊可能殃及全球。到底人類在核武科技上是否走過了頭?那我們又該退讓多少才可以保證安全呢?
・2019/09/27
生活中總是不乏有面臨兩難的時候,有時候我們靠著獨特的直覺(?)做出選擇而度過難關或者沒有,那像戰爭這麼重要、關係著無數人安危的事,總不能魯莽地決定吧?幸好,一位喜歡打牌的數學家把遊戲中的策略和小手段充分研究,並且給出了一套可以應用在經濟、政治、外交等領域的「賽局理論」,讓決策者能夠詳細評估,以做出理論上更有利的選擇。
・2019/01/14
槍管式構造使用在史上第一顆實戰原子彈 Mk-1,代號:小男孩 Little Boy,也就是投在廣島的那顆原子彈。內部採用類似砲管的構造,在砲管的兩端分別配置分割成兩份的鈾 235 核心。在其中一份核心裝設使用一般炸藥(稱為推進劑)的起爆裝置,待推進劑爆炸,即可促使同一端的核心在砲管中朝反方向移動。當兩份核心單獨分處於兩端時,兩端的質量分別都在臨界質量以下。直到起爆的時候,才一鼓作氣地將兩份核心合為一體,使質量超越臨界質量。同時啟動物啟動,釋放中子,促成超臨界狀態──發生核爆。
・2014/05/06
第二個延緩了核反應爐在世界各地推廣的主要問題是人們對於核武擴散的深切擔憂。我在白宮服務的八年中,每一個核武器擴散問題都與核反應爐計畫有關。要是在50 和60 年代,這一定會讓擁護核能的人感到驚訝。因為他們堅信製造核武器所需要解決的科學和工程難題與建設核電廠要解決的問題,無法相互比擬;建設發電用核反應器相對簡單,並不會增加核武器製造技術落入別有用心的人手中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