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5年 重設

・2015/09/29
究竟是個人的交友選擇或是臉書的演算法,造成臉書用戶看到同質化內容的影響較大呢? Science期刊五月份登出一篇臉書研究的論文,主要目的是探討用戶曝露在同質或異質意識型態內容之情況,進而比較前述兩者的效應。這是少數能刊登在Science上的社會科學研究結果,特別是使用了一般研究者難以取得的臉書大數據(big data),因而引起許多人關注與討論。本文主要是說明這類研究的困難與研究發現之價值。
・2015/08/22
今年的春天,蘋果公司宣布了一個完全開放的App,此App的特色是能收集iPhone使用者的醫療資訊,包含心跳、呼吸、睡眠時間等,希望能藉由全球數億人的醫療數據,打造一個行動科技時代的醫療資訊庫
・2015/02/26
「人道援助」,乍聽這個詞,或許大家腦海中浮出的,是穿著白袍的醫生坐在簡陋環境裡義診,也可能是大批穿著制服協助難民撤逃的軍人們,又或者是寫著UN(United Nations)聯合國的白色四輪驅動越野車奔馳在災區中進行調查支援。有沒有曾經想像過,雲端計算、大數據應用,這樣的前端資通訊技術,也有可能應用在人道援助的場域中呢?
・2015/02/03
在這裡介紹過了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資料編輯庫基耶(Kenneth Cukier)的《大數據》(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這本好書,他們探討大數據(巨量資料)是什麼碗糕,大數據有什麼意義,還有大數據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對經濟、社會和科學會帶來什麼影響,我們又能如何趕搭上這波新潮流,如何懂得保護自己,避免個人資料和隱私受到侵害等等(請參見〈快準狠的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