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讀力書展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攝影
17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M87
事件視界
事件視界望遠鏡
光環
哈伯望遠鏡
天文
攝影
望遠鏡
次毫米波望遠鏡
特長基線干涉技術
重力波
電波
黑洞
北太平洋
南太平洋
天氣
天氣型態
太空人
太空任務
紀錄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評論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地球脈動
天下文化
・2020/04/22
黑洞攝影怎麼拍?七個問答來解謎——《黑洞捕手》
「黑洞的存在不是理所當然嗎?」、「黑洞照片中怎麼會有光環」在加入《黑洞捕手》這場宇宙大冒險之前,你可能會對黑洞攝影這個主題有許多疑問。讓這篇文章,來滿足你的好奇心。
M87
事件視界
事件視界望遠鏡
光環
哈伯望遠鏡
天文
攝影
望遠鏡
次毫米波望遠鏡
特長基線干涉技術
重力波
電波
黑洞
0
0
地球脈動
PanSci
・2019/07/17
太空旅程進入尾聲!記錄下來的除了美景還有什麼?——《俯視藍色星球》下
經過了這一整趟的長期太空任務,我才開始能夠吸納太空飛行的所有景致、聲音和經驗。我是一直到得以連續好幾個月觀察地球,才真正懂得欣賞這些事情。這是眾多意料之外的驚喜之一:親眼看到水這麼大範圍地覆蓋了我們的星球,驅動了幾乎每個層面的事。我很驚訝這個星球上有這麼多地方是白色和藍色的,並且充滿了我無法想像的圖案。那一年冬天,我對我的母星的認知發生了根本上的改變。
北太平洋
南太平洋
天氣
天氣型態
太空人
太空任務
攝影
紀錄
雲帶
風暴
0
0
地球脈動
PanSci
・2019/07/16
從太空往下看!我們生活的地球究竟長怎樣呢?——《俯視藍色星球》中
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我要怎麼和地球上的人分享這些精采的影像?這些照片、縮時攝影和影片中有這麼多有意思的內容,可以帶回給地球上每一個人看。有數以百萬計的人都對我們在做的事情很感興趣,在社群媒體開始流行以前(我第一次太空飛行時都還沒有),我們沒有簡單的管道可以向大家展示太空船上發生的事。在 NASA 的協助下,我在推特和 Instagram 上開了帳號。
天氣
太空
太空人
太空任務
攝影
照相
紀錄
鳥瞰
0
0
Promo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12/12
一圖勝千言,這些訣竅讓《研之有物》好看又好懂
中研院,一個看似具有距離感的研究單位,在《研之有物》科普網站的推廣之下,讓科學變得更靠近人們的生活。到底從採訪、編輯到定稿,有什麼眉眉角角,這篇文章,就來帶你一窺究竟。
中研院廣告
寫作
採訪
攝影
科普
美編
0
0
Promo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
・2018/10/04
顯微鏡轉接拍照就靠這個啦!讓〈Reductive 疾速轉接器〉協助捕捉鏡頭下的世界
文/洪郁真 以顯微鏡開啟一花一天堂的繽紛世界,是許多人求學時代難以忘懷的記憶。在教學現場之外,顯微鏡也是許多醫
攝影
望遠鏡
轉接頭
顯微鏡
0
0
好書搶先看
PanSci
・2014/07/08
第四種元素:銀 —《改變世界的七種元素》
銀在歷史上上扮演了紀錄的角色,從銀版攝影到溴化銀明膠底片都有它的參與。
攝影
照相
銀
0
0
地球脈動
Whyjay
・2014/06/07
地球全史──從精美的照片認識地球科學
如果你是自然科學的愛好者,這本書將使你感動萬分;如果你是孜孜獵影的攝影家,這本書將使你大開眼界;如果你只是在書店恰巧翻開這本書,你或許會大為驚嘆,驚嘆地球長久演化的足跡,奇蹟且華麗地呈現在你眼前!
地球全史
地球科學
地質
攝影
0
0
活動紀實
PanSci
・2013/12/07
昆蟲的異想世界
昆蟲和我們的生命經驗息息相關,而牠們迷人的多樣性,當然也深深吸引了自然觀察愛好者的目光。不過,雖然我們常常看到昆蟲,卻不知道牠們對我們還隱瞞多少祕密。這場M.I.C.邀請兩位講者:「昆蟲法醫」台大昆蟲系蕭旭峰教授,以及《昆蟲臉書》作者黃仕傑,為我們帶來昆蟲鮮為人知的故事。
M. I. C.
攝影
昆蟲臉書
民視
法醫
科學再發現
蕭旭峰
0
0
科技能源
海苔熊
・2013/08/04
你的手機可以開「飛行」模式嗎?
前幾天P轉了在Yahoo知識家的問題:「我的手機開了飛行模式,但從五樓丟下去還是摔壞了,為什麼?」,並且問大家:「如果手機真的可以開飛行模式,不是很棒嗎?」我突然想到前幾天康心奕在TEDx溫羅汀,分享了他做四旋翼和八旋翼的能夠一邊飛一邊攝影甚至做地理分析,甚至可能做出非常動人的賽德克巴萊霧社街空拍。我心想,iPhones如果插了竹蜻蜓,能做到同樣的效果嗎?這樣不就可以不用帶遙控飛機了嗎?
八旋翼
六旋翼
四旋翼
手機
攝影
飛行模式
0
0
太空天文
陸子鈞
・2013/04/03
國際太空站上看星軌
2012年,唐佩帝在遠征31(Expedition 31)任務中,拍攝了一系列慢速曝光的影像,內容除了有星軌,還有地表上的亮光。唐佩帝希望每張照片的曝光時間長達10~15分鐘,但是他所使用的數位相機曝光時間最長僅30秒,所以他先拍攝一連串影像之後再透過軟體合併。一起來欣賞這系列的影像。
國際太空站
憤怒鳥
攝影
0
0
1
2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