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1/10/27
幾週前頒發的 2011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獎落 Type 1a 超新星光線的研究,那證明宇宙正以某種加速率膨脹中。源自於那些觀測的知名問題是:這種膨脹進行的似乎比所有已知能量形態所允許的還要快。雖然提出來的解釋不曾短缺 -- 從暗能量到修正重力理論(MOG)-- 不過對於超新星資料本身的詮釋卻不常見到有誰在質疑。
・2011/10/26
來自法國斯特拉斯堡天文台(Observatoire Astronomique de Strasbourg)、「宇宙黑暗時期之光(Light in the Dark Ages of the Universe,LIDAU)」計畫的2名研究人員Pierre Ocvirk和Dominique Aubert,首度發現第一代恆星在銀河系中誕生的新線索。距今120億年前,第一代恆星所發出的強烈紫外輻射驅散了銀河系衛星星系中的氣體,讓它們沒辦法再繼續大量誕生新恆星,扼殺它們的燦爛未來,被迫成為黯淡無光的銀河系同伴。
・2011/10/13
這些天文學家耗費3年時間所測量的這些迄今已知最遙遠星系,大都位在大霹靂後約7億8000萬年到10億年之間的時期中。距今130億年前的再游離時期,原本電中性的氫霧被星系或恆星所發出的輻射游離而變成離子,讓紫外光可以穿透而抵達地球,地球上的觀察者才能透過望遠鏡觀察瞭解該時期發生了什麼事件。
・2011/10/12
我們的宇宙約在137億年前經由大霹靂誕生,當時主要製造出氫與氦元素,以及極少量的鋰元素。此後經一代代恆星演化、超新星爆炸等過程,才讓氫與氦以外的其他重元素(或稱「金屬元素」)愈來愈豐富。瞭解化學元素的演化史,等於瞭解宇宙演化史,也才能瞭解人類組成的來源。
・2011/10/0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些發現,發表在十月號的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1/07/1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宇宙初期塵埃究竟是由誰供應?多年來,不少天文學家致力於解答這道難題。
・2011/07/0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歐洲天文學家Stephen Warren等人利用歐南天文台(E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