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士桓_96
彭士桓
14 篇文章・ 0 位粉絲
生活即是科學,科學即是生活。臺大分醫所博士,虔誠信科學者。希望透過文字介紹有趣的科學,並期望自己在有限度的生命中,創造無限的價值。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9年 重設

・2019/06/27
常見蚊科的家蚊及斑蚊外,又有蠓科的小黑蚊(臺灣鋏蠓;Forcipomyia taiwana)肆虐,讓戶外的玩樂瞬間成了抓癢大會。大家對於蚊子ㄧ定不陌生,但到底蠓是什麼呢?屬於雙翅目(Diptera)下的蠓科(Ceratopogonini),而鋏蠓屬中又有超過137種會吸血。而在野外調查的研究中發現,居然有種庫蠓居然會去叮咬已飽餐一頓的蚊子——嗜蚊庫蠓(Culicoides anophelis)。
・2019/05/15
秋行軍蟲。學名為 Spodoptera frugiperda,屬於夜盜蛾屬。牠是經濟作物的害蟲,最主要攻擊的農作物為玉米,但已知超過 80 種經濟植物會被攻擊,例如:稻米、高粱、甘蔗、蔬菜、棉花等等,造成農業經濟的嚴重損失。秋行軍蟲主要可以分為兩型,一種主要攻擊稻米,另一種則針對玉米,從外觀上是無法區別的。
・2019/03/11
無論是恆溫動物或是變溫動物,在受傷或是感染的情況下都會造成發燒,這樣的生理機制用以保護個體得以生存並解決感染的狀況。但是發燒是如何真正的幫助我們度過感染的難關呢?
・2019/03/09
每年清明節掃墓時,疾病管制署總是提醒名眾盡量穿著長袖長褲避免被蚊蟲叮咬,而常聽到的恙蟲病就是感染自立克次體科下的Orientia tsutsugamushi。被立克次體感染後的病患大多會有發燒、頭痛、紅疹、肌肉酸痛等這樣類似流感的症狀,許多病患會出現比較特別的症狀-皮膚焦痂(esch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