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mage
Scimage
113 篇文章・ 4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3年 重設

・2013/10/29
把物體或是人懸浮在空中一直是讓人嚮往科學技術,為了對抗重力,其實已經有一些不同的技術被開發出來,可以是利用光、磁場或者是空氣的壓力。
・2013/08/28
偷偷練習射籃應該是很多愛打籃球朋友的共同記憶,除了一次一次練習手感以外現在又有了新的工具-把投籃的教練裝載手臂上!
・2013/04/25
現在因為技術發展,自己會接垃圾的垃圾桶已經出現了!利用微軟的kinect系統,可以即時的在空間中定位出人的位置以及丟垃圾的方像速度與垃圾的飛行位置,加上適當的程式計算,就可以知到垃圾桶該移動去哪才會接到垃圾。
・2013/04/25
是不是曾經對海馬這樣奇特的外型感到好奇呢?事實上,海馬與一種長條形的楊枝魚(pipefish,俗稱海龍)是演化上的近親。海馬演化出這樣捲曲的形態可能有什麼適應上的優勢呢?
・2013/04/23
膠一直有一個需求是希望能在需要的時候能把物體膠合在一起,而不需要的時候可以輕易分開。以往可重複式的黏膠,不管貼的緊或鬆,基本上黏著力與拆開所需的力是一樣的,這樣不是黏不緊,不然就是拆不下來,雖然有用化學藥品或是水可以處裡的黏膠,使用上還是不方便,無法原地重複使用。
・2013/04/22
這影片介紹最新發表在nature上的新技術,可以讓細胞組織變的透明。影片中展示出這種技術驚人的能力跟未來的價值。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技術也可以用在其他的器官組織,讓人有機會真的在空間中看見組織跟分子的分布,相信會對基礎生物研究給出很大的貢獻!
・2013/04/21
這種小分光器的設計是利用光在小結構傳播時有波動的特性,所以不同波長的光的傳播對尺度很敏感,只要經過仔細的光學運算就可以設計出讓不同的光走不同路徑的微分光器。實際的裝置有設計出紅色跟藍色的分光器,可以把紅色跟藍色的光分到周圍的像素,也開發出了新的光學計算軟體。
・2013/04/20
研究人員以老鼠為對象,發現如果把小腦掌管用來判別姿勢的本體感覺或是觸覺加以抑制,這樣小老鼠在被移動的時候就不會表現出安静的反應,而當母鼠要搬移時小老鼠也會激烈反抗,讓運送過程花費很多時間。研究人員推論,在哺乳類這樣的安靜運輸反應是演化發展出來讓親代可以藉由這樣的反應快速的運輸幼兒逃避危險,有明確的生物意義。
・2013/04/11
在微觀的世界中,很多物質具有自組裝的能力,可以巧妙的利用物質間的交互作用力組成各種功能性的結構。而在巨觀的世界裡,除了由生物主導的自然界環境之外,幾乎所有的人造物體,都是需要經過設計加工的過程與人為細部的組裝來完成。但是這樣的限制是怎麼來的?有沒有可能利用自組裝方式來完成各種巨觀物體的外型與功能設計?
・2013/01/16
大腦是一個複雜的器官,由外層皮層(灰質、細胞本體)跟內部的白質(神經連接)所組合,以往關於腦的研究很大一部分是針對腦的皮層,觀察各種腦波與活動,了解腦區所掌管的工作跟功能。但是對於神經相互間的連接-也就是白質的結構,所知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