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蔡宇哲
蔡宇哲
67 篇文章・ 5 位粉絲
中正大學心理學博士,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哇賽!心理學」創辦者兼總編輯。泛科學、幼獅少年、國語日報科學版……等專欄作者,著有《神奇的心理學》、《哇賽!心理學》、《用心理學發現微幸福》。 喜歡分享心理學,希望人人都可以由心理學當中認識真實的自己,也因此能夠更溫柔的對待他人。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2年 重設

・2012/12/06
女性每個月常會有幾天身體疼痛不適,常陷入吃藥傷身、不吃傷神的兩難。一篇發表在Sleep期刊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另一個解決方式:充足睡眠不僅可降低白日睏睡度,也可以降低疼痛敏感度。
・2012/11/04
人除了體力有限外,精力同樣是有限的,這就像電玩中的角色放個大絕招就會消耗MP/mana一樣。除了隨著時間會漸漸恢復,電玩角色也可以透過喝藥水或吃仙豆來快速恢復精力,但真實世界可沒這玩意兒,不過還是有方法的。紐約Buffalo大學Jaye Derrick博士的研究發現:觀看喜愛的電視節目重播將可加快精力的恢復。
・2012/10/01
對可愛溫馴的羊群而言,地球就像火星是一樣很危險的,為了不被天敵吃掉,只好睡少一點才能隨時保持警覺。根據研究調查綿羊一天僅需睡3.8小時,是睡最少的動物之一。那睡得少跟要數羊有什麼關係?
・2012/09/14
你認為自己完全理性的人嗎,看看這本書會讓你知道大腦遠比你想的不理性~
・2012/08/06
大家常說懶豬懶豬的,或罵人說:「吃飽就睡,睡飽就吃,你是豬啊。」聽來豬就是一天到晚睡覺的懶惰動物,但這真的是砂鍋大的誤會啊。實際上豬一天約睡7.8小時,比人類寵愛的狗(10.6 hr)跟貓(12.1 hr)都睡得少,甚至比人類自己都睡得少。
・2012/07/19
行為科學總是希望研究可以得到因果關係的結論,如此就可以說明因為OOO所以XXX,若不要OOO就不會XXX這樣清楚又簡單的概念。然而大部分的行為研究不容易得到這麼好的結果,常常只能得到兩者為高相關,但相關終究只是相關,無法代表兩者具有因果關係。
・2012/07/12
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就是能夠邊睡覺邊學習新事物,雖然到目前為止並未有合適的方法可以做到。但是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若在睡眠中重複撥放已學習過的資訊,是有可能讓動作記憶變得更好。
・2012/06/03
有些人會自嘲說:「我是個光呼吸、喝水就會胖的人 。」的確除了飲食、運動、環境…等因素外,基因也是個影響體重的重要因子。近期研究發現關於肥胖的基因影響力將隨著睡眠時數而有所不同,當睡眠時數過少時基因的影響力將大增!
・2012/05/13
為了認得有威脅性的敵人以便日後躲避,負面情緒(恐懼、驚嚇…等)的記憶深刻些對生存而言是好事。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的研究發現睡眠不僅可加深記憶,同時也會減少情緒反應的衰退。但這種生存優勢在現代社會反而會是缺點,人們在遭受重大創傷後久久無法忘懷並不是件好事。
・2012/04/25
生理時鐘穩定與否和健康息息相關,然而這兩者間的因果關係一直難以釐清。美國奧瑞岡州立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發現:如果約日節律(circadian rhythms)遭到破壞會導致神經元加速退化、動作功能缺損以及壽命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