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科學大抖宅_96
科學大抖宅
36 篇文章・ 1867 位粉絲
在此先聲明,這是本名。小時動漫宅,長大科學宅,故稱大抖宅。物理系博士後研究員,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人文社會議題鍵盤鄉民。人生格言:「我要成為阿宅王!」科普工作相關邀約請至 https://otakuphysics.blogspot.com/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5月 重設

・2020/05/26
十七世紀末,牛頓提出的萬有引力理論象徵現代天體力學的開始;人們利用物理原理來描述天體運行,並藉由天文觀測逐步修正理論或計算方法的缺失。以天王星的發現為契機,科學家開啟了一連串對行星軌道的研究;這些事件不但成為天體力學發展史的重要標誌,最終竟促成重力理論的演進,甚至延續到現今,反應在我們對黑洞的觀察上。
・2020/05/18
2020 年 2 月 28 日,弗里曼‧約翰‧戴森(Freeman John Dyson)去世,享耆壽 96 歲,國際各大媒體紛紛撰文哀悼。他是只有學士學位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榮譽教授,一生獲獎無數;其最知名的科學成就是促成量子電動力學的完備。除此之外,戴森還涉足諸多不同領域,包括數論、生命科學、固態物理、天文物理等等。
・2016/05/24
瑞秋.卡森生於 1907 年 5 月 27 日。相較於其波瀾壯闊的人生、和成為環保經典的《寂靜的春天》,我們實在很難想像,當卡森於 1934 年黯然放棄攻讀博士學位時,又是抱持著什麼樣的打算…...
・2016/05/03
在科幻文本和動漫、電玩裡,重力一直是屢見不鮮的題材。古早以前,人類就已夢想能夠騰雲駕霧、或者擁有翅膀飛上青天;飛機發明後,我們更進一步希望能對抗引力、脫離地球——於是我們有了火箭和太空船。不過,飛機與火箭的原理,均是藉由產生新的推力,來抵銷地心引力的束縛;也因此,希冀從根本阻絕重力、甚或創造出反重力的嘗試,在歷史上一直方興未艾。更何況,就算不考慮重要性,反重力三個字聽起來就是酷呀!!在漫畫〈哆啦A夢〉(舊譯:小叮噹)裡,哆啦A夢便是因著腳底的反重力裝置而懸浮在三釐米的空中,以至於腳底不會被弄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