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Science
NanoScience
68 篇文章・ 4 位粉絲
主要任務是將歐美日等國的尖端奈米科學研究成果以中文轉譯即時傳遞給國人,以協助國內研發界掌握最新的奈米科技脈動,同時也有系統地收錄奈米科技相關活動、參考文獻及研究單位、相關網站的連結,提供產學界一個方便的知識交流窗口。網站主持人為蔡雅芝教授。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3年 重設

・2013/10/22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利用數萬根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 CNT)打造出第一台能執行作業系統、多工運算簡單程式、儲存及輸出結果的奈米碳管電腦(CNT-based computer)。此成果對於商用奈米碳管電腦而言是一重大進展,奈米碳管元件在速度和耗能表現上可望超越一般矽材料裝置。
・2013/10/14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石墨烯(graphene)能成功地藉由硼原子進行p摻雜。此實驗結果代表現在已能對此碳材料進行電子以及電洞的摻雜,這對進一步的石墨烯應用而言實為重要。石墨烯為具有蜂巢狀晶格結構的單層平面碳材料。由於具有許多獨特的電子與機械性質,有人認為此「神奇材料」(wonder material)未來有可能取代矽元素成為電子產業的基材。
・2013/10/07
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IUC) John Rogers研究團隊製作出兩種類型的測溫元件。第一種感應器陣列包含長20 µm寬20 nm的金箔片,藉由其電阻值變化觀察溫度,製作上採用了標準微影製程技術。第二種裝置則由複用(multiplexed)感應器陣列所構成,感應器基於圖案化摻雜的矽奈米薄膜二極體,並利用二極體開啟電壓(turn-on voltage)的變化來量測溫度的改變。
・2013/05/30
美國研究人員製作出第一個可藉由外加電壓調制性質的電漿子奈米天線(plasmonic nanoantenna)。此天線元件包含石墨烯(graphene),並且操作頻率位於中紅外光波段。該裝置可望應用於許多領域例如多分析物探測器、可更改組態之超穎表面(reconfigurable metasurface)以及光電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