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追蹤
Gene Ng
295 篇文章・
32 位粉絲
Gene Ng
・2017/04/06
《隔間》內容非常豐富,摩天大樓興起、泰勒管理概念、女性進入職場、大眾流行文化、開放性辦公室等等,他引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書籍、報導、文學作品等等,讓我們從十九世紀一路在辦公室裡走過到二十一世紀,讓我們體會這些今天理所當然的種種現象,當初有多奇特。
Gene Ng
・2017/04/03
這位英國牛津大學畢業的優秀神經科醫師,原來並不是一般的英國紳士,他骨子裡有太多瘋狂的因子,他練舉重、飆重機、轟趴、吸毒嗑藥⋯⋯這本自傳大概在他逝世前幾個月出版,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似乎也沒什麼好隱瞞或造作的。然而,他不怕揭露出他犯過的各種錯誤和弱點,還有一大堆會讓人自我毀滅的瘋狂舉動,還是需要不凡的勇氣吧?
Gene Ng
・2017/02/08
居住聖塔菲的科普作家約翰遜(George Johnson)心愛的妻子罹患癌症,為了瞭解妻子的疾病,他開始著手學習一切有關癌症的知識。詳讀了數百份文獻和書籍,訪談了癌症專科醫師、研究癌細胞的科學家,出席各種探討癌症成因與新療法的科學會議。歷經十年調查,約翰遜出版了《癌症探祕:揭開最深沉的醫學謎團》。
Gene Ng
・2017/01/30
從野雞到家雞,可以追溯到至少八千年前,這漫長的歷史也造就雞的多元化,人們也藉由馴化讓雞更符合需求,但也因為篩選讓多樣性下降,因而衍生一些問題,未來人類得思考要如何取得平衡。
Gene Ng
・2016/12/16
近幾年的研究以確認好幾種有獸腳類恐龍,真正的模樣不像是我們在恐龍電影裡熟悉的光禿禿,而應該是毛茸茸,有各式羽毛。但古生物學家們對於控龍羽毛的形態一直不是很了解,直到 2016 年中國地質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邢立達,發現了緬甸一塊琥珀中的恐龍尾巴,可以明顯看到一根根羽毛的生長型態。
Gene Ng
・2016/12/11
古埃及、古波斯、古希臘、古羅馬等古文明業已不在,但留下的文明古蹟仍讓人對古世界有許多豐富的想像。這些都是人類用岩石留下的文明足跡。可是岩石記錄下的,何止是的這些幾千、幾百年的短暫歷史呢? 美國結構地質學家貝鳶業如(Marcia Bjornerud)在《地球用岩石寫日記:追蹤 46 億年的地球故事》,就要來告訴我們,岩石本身,就記錄了好幾十億年的歷史,在訓練有素的眼光下,岩石就像地球的日記。
Gene Ng
・2016/12/03
物質,在米奧多尼克的妙筆生花下,成了妙不可言的材料。米奧多尼克對材料科學的熱愛,躍然紙上。這樣的熱愛,居然出自他還是個阿宅學生時,在地鐵車廂裡被人勒索不成而遭受的攻擊,在背上被劃了道十三公分的傷口。攻擊者手上用膠帶纏住的剃刀刀片,硬生生劃破了五件衣服。從那個嚇人的暴力事件開始,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
Gene Ng
・2016/11/22
我就自不量力,來談本和數學有關的歷史書吧,就是這本《無限小:一個危險的數學理論如何形塑現代世界》。這個故事,主要是發生在十六、十七世紀,爭論的是直線、平面圖形和固體,是否由無限的不可分量所構成?
Gene Ng
・2016/11/12
今(2016)年說不定是微生物揚眉吐氣之年,我們開始要愈來愈關注我們身上和周遭,那些平時肉眼看不見的小朋友們。不管是科普書或是學術期刊,各自從不同角度討論這群微生物。或許大家最想問的是,我們如何跟他們和平共處?
Gene Ng
・2016/10/10
我們生活中充滿大量的故事,但故事究竟對我們人類有啥意義呢?文學教授哥德夏(Jonathan Gottschall)的《故事如何改變你的大腦?》這本書,就是為了回答這個大哉問。
[DEBUG] 12:28:54:305 [
"Breaktime au.js ver: v20250626.2 Copyright © 2025 Break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
[LOG] 12:28:54:333 MobileLogger initialized
[WARN] 12:28:54:391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WARN] 12:28:54:391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ERROR] 12:28:54:549 [
"getGtmTags error",
{}
]
[ERROR] 12:28:54:549 [
"executeGtm err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