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太空天文專欄

羅賽達號成功進入環繞彗星的軌道

達賽羅號_彗星達賽羅號_彗星
ESA 在推特上公佈的67P/C-G彗星最新圖像。 Credit: ESA/Rosetta/MPS for OSIRIS Team MPS/UPD/LAM/IAA/SSO/INTA/UPM/DASP/IDA

歷經10年5個月又4天,長達64億公里的旅程,羅賽達號任務(Rosetta)終於在2014/8/6(UT)成功進入環繞67P/Churyumov-Gerasimenko(縮寫為67P/C-G)彗星的軌道,成為天文史上第一個環繞彗星公轉的人造衛星。它初始的軌道高度距離彗星表面約100公里高,以三角形的軌道環繞運行。未來6週內會逐漸降軌至約50公里高;之後會視彗星的活動概況,再決定要不要把太空船軌道降至30公里高的圓形軌道或更近。

在此期間除進行科學研究外,並要分析地形,尋找Philae登陸器適合登陸的地點,至少在8月底前得先挑選5個地點,9月中做最終抉擇,10月中確認登陸 程序,並預定在11/11登陸。Philae之名來自埃及南方亞斯文尼羅河岸的地名「菲萊島(Philae island)」,此處就是著名的菲萊神廟原址所在之處。

67P彗星公轉週期6.5年,遠日點在木星軌道以外,近日點在火星和地球之間,屬於木族彗星。目前彗星和太空船距離地球約4.05億公里,大約在木星和火星軌道的中間,正以時速55000公里的速度向太陽系內側衝刺,預定將在2015年8月過近日點。羅賽達號將伴隨67P彗星至少一年,直到它通過近日點並踏上返回遠日點的路途。

羅賽達號任務概念於1970年末提出,1993年通過任務提案,2004年3月2日發射,迄今已經繞了太陽5圈,其中曾3度飛掠地球和1度飛掠火星,利用地球和火星的重力場進行重力輔助(gravity-assist ),改變太空船的飛行速度與方向,以期進入能與彗星會合的軌道。因此在前往67P的中途,羅賽達號曾於2008年9月5日飛掠(2867) Šteins小行星,之後於2010年7月10日飛掠(21) Lutetia(中名司琴星或魯特西亞)小行星,順便進行這兩顆小行星的觀測,獲得許多意外成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來源

轉載自網路天文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北天文館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是國內最大的天文社教機構,我們以推廣天文教育為職志,做為天文知識和大眾間的橋梁,期盼和大家一起分享天文的樂趣!

View Comments

Recent Posts

讓音樂成為啟動語言能力的魔法棒

音樂不只是興趣,更是孩子語言力...

1 天 ago

ECU: 汽車大腦的演化與挑戰

隨著汽車逐步邁向智慧化,一台車...

2 天 ago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新希望,SMA 背針治療助力重啟生活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

3 天 ago

奈米定位是種超能力—abberior 共同創辦人班傑明.哈克

赫爾團隊再推超解析顯微術新作 ...

5 天 ago

【成語科學】老馬識途:馬的記憶力好嗎?

「老馬識途」比喻有經驗者熟悉門...

7 天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