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到霸凌可能導致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編譯 / 張鈞凱

「霸凌」問題一直以來都存在於校園之間,隨著社會意識的興起與各方的關注、這個問題開始慢慢被重視。然而,僅僅制止霸凌的行為,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就必然能全都消失了嗎?一份來自斯塔萬格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至少心理層面並不是那麼一回事。

該份研究透過測量學生受到回憶侵擾的狀況與逃避行為的程度,結果發現,在963位十四歲到十五歲的挪威學童中,被霸凌者有著較高的機率得到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這個結果,由約33%的受訪學童表示曾遭受過霸凌可略見一斑。

「這個結果雖然值得注意,但卻不讓人感到特別驚異。」研究者Thormod Idsøe表示:「霸凌者主要針對無法在重要時刻保護自己的對象下手,而我們知道這樣的經驗可能讓受害者留下難以抹滅的痕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Idsøe表示:「學生持續受到痛苦經驗的侵擾、因此必須耗用大量的精力來抑制這些想法。這樣的學生很顯然在面對學校課業時會較難以專注。而最糟的是,這樣的狀況通常難以被觀察到,因為被霸凌者往往默默忍受著。」

同樣的,一份近期在Working Life上的研究發現,約有四成到六成的被霸凌者成年後,在與PTSD有關之診斷徵兆上表現出較高的程度。少數以學童作為對象的研究也在進行中,希望可以發現遭到霸凌與PTSD兩者之間的關係。

研究者希望、這份研究的結果能夠提高社會大眾的意識,讓大眾明白除了應該制止霸凌的行為產生之外,部份的被霸凌者更可能需要後續的照顧。

「我們知道現在挪威的學校確實付出大量心力在處理霸凌問題,但是我們同樣也發現這樣的幫助持續的時間太短、霸凌行為可能的確被制止了,但對某些學童來說、PSTD可能依然會困擾他們好一段時間。」Idsøe表示:「學校與教師應該要注意某些學生可能需要長期的後續照顧,有必要時、甚至應該讓醫療服務介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別以為阻止霸凌的發生便解決了一切問題,對那些飽受霸凌折磨的人而言、長期協助可能是他們目前最迫切需要的。

外電連結:Being Bullied Can Cause Trauma Symptoms. ScienceDaily (Nov. 27, 2012)

原始文獻:Bullying and PTSD Symptoms

轉載自 心理與睡眠教學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哇賽心理學

希望能讓大眾看見心理學的有趣與美,期待有更多的交流與分享,讓心理學不只存在於精神疾患診療間或學校諮商室,更能擴及到生活使之融入每一刻。

View Comments

Recent Posts

骨鬆不是老化必然!健保放寬給付助攻「駝矮痛」不再來

骨質疏鬆症常悄悄侵蝕骨骼,跌倒...

4 天 ago

【成語科學】聞雞起舞:勤奮背後的生理時鐘

祖逖與劉琨聞雞起舞成就東晉雙傑...

1 週 ago

讓音樂成為啟動語言能力的魔法棒

音樂不只是興趣,更是孩子語言力...

1 週 ago

ECU: 汽車大腦的演化與挑戰

隨著汽車逐步邁向智慧化,一台車...

2 週 ago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新希望,SMA 背針治療助力重啟生活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

2 週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