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度踏上月球│科學史上的今天:7/2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緩緩從登月艙的階梯走下,踏上月球表面。此刻是格林威治時間1969 年 7 月 21 日凌晨 2 點 56 分,全球有十億人在電視機前透過實況轉播見證這歷史的一刻。電視機傳來三十八萬公里外,阿姆斯壯流傳至今的名言:

「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是的,這是人類首次踏上地球以外的另一個星球;當然,也是億萬年來月球首次出現生物。(你當然不會以為嫦娥與玉兔已經在上面,是吧?)

此一壯舉是始自甘迺迪總統於 1961 年 5 月 25 日在國會提出的登月計畫──要在進入七○年代之前將太空人送上月球並安全歸來。這是個極為大膽的宣告,因為二十天前美國才第一次將太空人送上 188 公里高的次軌道;而登月計畫將遭遇的難題與所需的技術都仍是未知數,就夢想要在十年之內達成目標,豈非野心太大?(也因此,“moonshot”後來就成了不拘於現有技術之大膽計畫的代名詞,例如 Google 的 Project X。)

甘迺迪會如此急切是因為當時美國在太空競賽上一直落後於蘇聯。蘇聯於 1957 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1959 年發射第一個抵達月球軌道的探測器,1960 年率先將狗送上太空並安全歸來;當 1961 年 4 月又成功讓太空人往返太空後,甘迺迪急了,眼見未來幾年仍難以趕上蘇聯,他決定訂下這個跳躍性的目標,期能一舉超越蘇聯。

果然,蘇聯又繼續在多人太空飛行、太空漫步等項目拔得頭籌,NASA 只能默默埋首於研發、試射各型火箭。在歷經多次無人及載人太空船測試地球軌道與月球軌道的飛行後(阿波羅 1 號的三位太空人在例行測試時因太空艙起火而喪生),阿波羅 11 號終於在 1969 年 7 月 16 日搭乘農神五號火箭發射升空,7月20日阿姆斯壯與艾德林(Buzz Aldrin)駕登月小艇降落月球表面,六個多小時後,兩人踏上月球表面,完成預定作業後再駕小艇升空返回柯林斯(Michael Collins)駕駛的指揮艙,於 7 月 24 日安全返抵地球,完成這不可能的任務,終於在太空競賽中超越蘇聯。(不過始料未及的是,至今仍有相當比例的美國人認為登月影片是偽造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直到 1972 年,NASA又陸續完成五次登月任務;但載人往返的太空旅行成本高昂,所取得的科學成果也遠不如無人探測器與太空望遠鏡,因此之後就中止載人登月計畫,以免排擠其它研究經費。但這不代表將人類送上太空毫無意義,畢竟英雄更能激勵青少年投身科學,而且長遠來看,未來可能還是有在地球之外建立基地的需要。荷蘭民間組織「火星一號」正在選拔單程前往火星的志願軍,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也計畫建立火星殖民地,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文同時收錄於《科學史上的今天:歷史的瞬間,改變世界的起點》,由究竟出版社出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瑞棋

1987年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1992年取得美國西北大學工業工程碩士。浮沉科技業近二十載後,退休賦閒在家,當了中年大叔才開始寫作,成為泛科學專欄作者。著有《科學史上的今天》一書;個人臉書粉絲頁《科學棋談》。

View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