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科學「典範轉移」:孔恩誕辰 │ 科學史上的今天:07/18

1947 年,正在哈佛大學攻讀物理博士的孔恩(Thomas S. Kuhn, 1922-1996)意外地獲得在大學部授課的機會。哈佛大學校長柯南特(James B. Conant)深覺科學普及的重要,除了打算親自出馬教科學哲學,還想新開一門科學史的課,於是找上了孔恩。沒想到因此改變了孔恩的人生道路,也催生了一個科學哲學的重要學說。

在準備教材時,孔恩才驚覺難以理解亞里斯多德的《物理學》原典。他原本以為科學的發展是循序漸進地由淺而深、由簡而繁,因此以他一個物理學博士生,理應輕鬆掌握幾千年前的原始科學。但亞里斯多德自成一套的世界觀卻令他不得其門而入,猶如原始部落充滿隱喻的神話令人費解。後來他試著拋下現代物理知識,依循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與思想脈絡去思考,才豁然開朗,並且悟出「不可共量性」這個重要概念,開始醞釀將要掀起巨浪的科學哲學經典之作。

1948 年,他開始講授科學史,同時繼續準備博士論文,一年後順利取得博士學位,但他的學術路線已從物理學轉向科學史與科學哲學了。1962 年,就在他到柏克萊哲學系與歷史系任教後的第二年,孔恩出版《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在學術圈投下震撼彈,震波同時擴及自然科學與社會人文這兩個不大往來的圈子。

孔恩發現科學史上大部分時期都是他所稱的「常態科學」,也就是某種觀點、理論或價值取得科學社群的共同認同,而成為典範之後,科學社群的新舊成員就都會以此典範為中心,遵循相同的方法、使用共同的語言,有效率地探索新的知識。一旦出現與典範不符的異例,被質疑的通常不是典範有誤,而是研究者的方法或工具有問題。直到更多異例出現,成為不得不正視的危機,才為科學革命提供契機,由截然不同的新理論取代舊典範,成為新的典範,再如此不斷循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科學的進展並非像積木般慢慢堆疊,逐步累積成高塔。相反地,真正跳躍性的進步往往是打掉重練、另起爐灶;而且用的是與原來積木形狀不同的新型積木。這就是新舊典範之間的不可共量性,兩者的觀點、架構、語言都不相同,所以沒有共同標準可以衡量對錯;從托勒密到哥白尼的行星軌道模型,從牛頓力學到相對論,就都是一個典範取代一個典範的例子。

孔恩的「典範轉移」理論一方面受到社會大眾的熱烈歡迎(包括企業管理等不同領域都拿來套用),一方面卻在學術圈引起正反兩極的評價。支持者讚譽他掌握了科學進展的歷史脈絡,發掘出自然科學較其它社會科學有明顯進步軌跡的原因;批評者則質疑典範模型其實否定了多元化的可能,而且典範取捨只由科學社群決定,代表著獨尊科學的菁英主義。

其實孔恩只是從史實的角度提出科學進展的實然面,至於批評者所提出的科學與科學家的定位等應然面的問題,仍有待科學家與人文社會學家的繼續對話。

 

本文同時收錄於《科學史上的今天:歷史的瞬間,改變世界的起點》,由究竟出版社出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瑞棋

1987年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1992年取得美國西北大學工業工程碩士。浮沉科技業近二十載後,退休賦閒在家,當了中年大叔才開始寫作,成為泛科學專欄作者。著有《科學史上的今天》一書;個人臉書粉絲頁《科學棋談》。

View Comments